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通榆縣貧困人口佔比較高,脫貧難度大。近年來,通榆縣黨政領導班子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堅持以“生態經濟景觀”三位一體理念建設“生態經濟城市”,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和生態旅遊產業、著力實施“七大治水方略”、創新推動特色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帶領全縣人民在脫貧道路上奮力攻堅。
綠色能源扶貧。風電產業是通榆縣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經過“八年磨一劍”,通榆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風電產業發展瓶頸。風電項目2017年全部建成投產後,將帶動風電相應裝備配套生產、風電綜合服務業實現滿負荷生產,年產值可達50億元左右。同時,整個風電產業還將為全縣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
生態旅遊扶貧。東有長白,西有向海。近年來,通榆充分開發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全面破解向海管理體制、核心區移民、引進投資者等問題,結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傳統村落等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向海蒙古族鄉和興隆山鎮相關9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建設,努力使生態旅遊產業逐步成為脫貧富民產業。
“七大治水”扶貧。通榆生態環境脆弱,十年九旱。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通榆綜合實施“引進外來水、滯留過境水、貯存地表水、保護地下水、持續供應水、節約使用水、利用循環水”的七大治水方略。通過幾年努力,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水環境保障。2015年,通榆再創史上最大豐收年,全縣糧豆總產量達到歷史最高的25.33億斤。
同時,過去幹涸的河道、洼地成為了蓄滿水的泡澤,淡水魚、河蟹等濕地經濟漸成規模,開辟了新的致富之路。
特色農產品電商扶貧。通榆將電子商務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把電子商務作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群眾增收的有力措施。通過搭建電商扶貧培訓、創業、服務、金融平臺,採取扶持貧困人口直接開網店、加入合作社、成為供貨商、參與產業鏈4種方式,力爭到2018年,完成90個貧困村的電商扶貧全覆蓋。日前,通榆與國內最大居家養老O2O企業唯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通榆建設了5個幸福9號優質農產品直供基地,幫助5個村整村脫貧。淘寶首家精準扶貧地方館、吉林首個縣級地方館——通榆館已經上線,線下O2O展示館也已開館,線上包銷特色農副產品,線下無償為貧困人口提供開網店所需的一切條件。目前,通榆縣已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縣。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