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密雲嘗試魚塘套種蔬菜新模式

2016年08月05日 09:19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記者昨天(8月2日)在密雲區太師屯鎮上金山村聚如盛灣養殖專業合作社發現,魚池水面上浮著一排排綠油油的蔬菜;蔬菜間,隱約可見魚兒在歡快地遊弋。據悉,密雲區今年在太師屯、高嶺兩鎮的魚塘嘗試間作發展水生植物,通過種植水生蔬菜、水生花卉,既凈化了水質,美化了環境,又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

  據了解,聚如盛灣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承包了65畝魚池進行水產養殖,年產食用魚10萬公斤。由于魚池養魚密度大,喂料多,魚的排泄物大量增加,水體中產生了大量氫氮化合物等有機物,導致魚池內水質變差,空氣稀少,對魚群生長影響很大。“凈化水質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可通過換水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藥物調節。”密雲區農業中心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胡慶傑說,這兩種方法不僅成本高,而且藥物調節對魚的生長不利,影響魚體質量。

  為此,密雲水產技術推廣部門通過到南方考察、學習,發現水生植物凈化水質的效果很好。于是,他們把聚如盛灣合作社列為試點,種植水生蔬菜。水生蔬菜的生長基質與傳統土壤不同,水生蔬菜是無土栽培,根係雖淺,但生命力頑強,莖葉茂盛濃綠。它打破了蔬菜栽培離不開土壤的傳統,充分利用水資源,節省土地,同時還能凈化魚池水質。水生蔬菜扎根水中,它的生長需大量吸收水中的營養鹽類,可大大降低水中氨氮含量,同時水生蔬菜的光合作用又釋放大量溶氧,加速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這種種植方式無需人工施肥,魚池中的富營養物質成為了蔬菜的肥料。

  該合作社負責人孫立紅算了一筆賬,如今,他們已種植了水生空心菜1000平方米、水生芹菜2000余平方米,水生芹菜每公斤能賣到10元,水生空心菜每公斤5元。通過近一年來的試點,魚池水質得到了改善,年產量也提高了2萬公斤。下一步,這種模式將在密雲全區推廣。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