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江西鷹潭推進互聯網進農村進基地到田頭

2016年08月10日 16:3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夢想大棚”起田間

  本報記者 賴永峰 通訊員 徐衛華

  仲夏時節,江西鷹潭貴溪市歐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上,上百個現代化連棟大棚一眼望不到邊,各色多肉植物在大棚內盡情生長,肥厚的葉芽甚是喜人。“我們的多肉植物深受城市年輕人的喜歡,僅淘寶線上交易平均每天就超過1000單。”公司負責人邱勝利介紹說。

  邱勝利的電商配貨區就設在基地大棚里。在大棚的一端擺放著數十排貨架,貨架上擺滿了碼放整齊的盆栽多肉植物;另一端則依次擺放著電腦、打印機、包裝盒和一個長約20米的包裝工作臺。工作人員忙而不亂,或在電腦上接單打印,或將分揀好的多肉植物貼簽打包。邱勝利告訴記者,這個配貨區主要根據網上訂單配貨,每天有兩大卡車的貨從這里發往全國20多個省市,每盆價格從十幾二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電商網絡直接設在了農業基地上,在鷹潭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鷹潭市將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積極推進互聯網進農村、進基地、到田頭。該市還專門出臺了相關文件,真金白銀支持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利用電商平臺開拓市場,拓寬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同時,積極推進“萬村千鄉”農家店信息化建設,推動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暢通。目前,全市發展農村電商聯係點350多個,幾乎實現了村村全覆蓋。這些遍布城鄉的電商平臺將鷹潭生產的綠茶、板栗、早熟梨、茶油、蜂蜜等特色農副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和人們生產觀念的轉變。“我們鼓勵能人志士、工商資本投身農村創新創業,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到廣闊的農村搭建自己的‘夢想大棚’。”鷹潭市就業局局長毛曉榮介紹,為激發百姓投身“互聯網+農業”創業,鷹潭市降低了初創企業登記門檻,落實了稅收減免和普遍免費政策,支持土地合法流轉,幫助創業人員解決融資難題。

  邱勝利就是改革紅利的受益者之一,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他一次性流轉土地300畝。“項目剛開始投資建設之時,政府就已經將土地平整、溝渠修建等前期工作做好。基地建成後,還對我們的電商平臺給予扶持,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邱勝利說。據了解,截至去年底,鷹潭市流轉土地面積33萬畝,佔全市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7%,其中一半以上的流轉土地經營涉及電子商務。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