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治理區域:建設總面積約3.06萬畝的太湖流域典型河網區為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
●治理目標: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治理方式:實施農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秸稈綜合利用、基于“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的水產養殖零排放、地表徑流與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凈化利用等“四大工程”
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顧志敏)近日,太倉被列入國家首批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是全省唯一入選試點的縣(市)。該項目由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聯合立項,安排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投資建設。
農業面源污染是指農田中的化肥、農藥及水產養殖、農村居民生活垃圾等其他污染物,隨著降水和灌溉,通過農田地表徑流、排水和地下滲漏等進入水體而導致的污染。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符合“一控兩減三基本”的戰略需求,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善農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太倉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推進農作物綠色、安全、高效生產,開展稻麥秸稈綜合利用、水稻一次性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多項工作,不斷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為入選國家首批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試點地區,太倉將在城廂鎮東林村、雙鳳鎮慶豐村、沙溪鎮中荷村等村,建設總面積約3.06萬畝的太湖流域典型河網區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通過綜合治理的方式,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
的目標,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太倉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中,太倉將通過實施農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秸稈綜合利用、基于“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的水產養殖零排放、地表徑流與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凈化利用等“四大工程”,確保實現示范區內化肥農藥減量20%以上,畜禽糞污、生活污水以及秸稈的處理利用率達90%以上,水產養殖的COD、TN和TP排放削減40%、30%和30%以上。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