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是全省、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大力培育富民產業是定西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經過長期努力,馬鈴薯產業已成為脫貧增收的第一大產業,2015年總產值達135億元,薯農產業純收入1280元,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
政策引導,七成貧困戶種起了馬鈴薯
定西在貧困村精心培育馬鈴薯、中藥材、草食畜、蔬菜、旱作農業等富民增收產業,市縣農業部門均成立了富民產業培育支持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專門負責富民產業培育精準扶貧工作。今年4月份,定西市農業局、市扶貧辦制訂了《關于進一步深入推進馬鈴薯產業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方案》,對馬鈴薯富民產業培育工作提出了年度目標任務,並分解到各縣區,確保馬鈴薯富民產業培育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為支持馬鈴薯產業發展,定西市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支持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圍繞貧困戶良種引進推廣,多方籌集整合資金實施脫毒種薯一分田工程;積極爭取實施農業部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全市已建成各類貯藏庫(窖)93.6萬眼,貯藏能力達到350萬噸,帶動貧困戶建成貯藏窖7.6萬座。同時,各縣區也積極籌措資金支持產業發展。
強有力的政策引導,促進了產業發展,產生了惠及貧困戶的富民效應。2015年,定西種植馬鈴薯293.52萬畝,產量500多萬噸,10.59萬戶貧困戶(佔全市15.17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70%)種植28.92萬畝,產量48萬噸。生產脫毒原原種8億粒,種薯生產企業32家,吸納貧困戶就業528人,人均年收入3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成脫毒種薯繁育基地150萬畝,帶動貧困戶建設10萬畝。有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27家、吸納貧困戶就業432人。建立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377個,覆蓋貧困村121個。發展運銷大戶3200余家,帶動6900多戶貧困戶從事馬鈴薯鮮薯銷售經營。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貧困戶種植的28.92萬畝馬鈴薯全部得到免費藥物防治。
多措並舉,為貧困戶增收提供支撐
在發展馬鈴薯產業過程中,定西多措並舉,採取多種模式,形成了企業幫扶、群眾參與的良好格局,同時不斷創新種植模式,為貧困戶增收提供科技支撐,不斷加強技術培訓,為貧困戶增收提供智力支持。
推動種薯產業升級,靠優化種植結構帶動貧困戶增收。一是支持4家省級、28家市級馬鈴薯種薯龍頭企業,選擇有條件的貧困村建立種薯繁育基地,帶動貧困戶增收。2016年,種薯龍頭企業在貧困村建立原種擴繁基地6萬畝,帶動適宜區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3萬戶,良種化率達到80%以上。二是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實施馬鈴薯種薯一分田工程。在有條件的貧困村每年選擇3.5萬戶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實施馬鈴薯良種一分田工程,每戶種植馬鈴薯原原種0.1畝,通過逐年自繁自種和周邊農戶相互串換,使貧困戶馬鈴薯良種種植面積得到持續擴大,拉動貧困戶增收。
抓好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靠加工企業帶動貧困戶增收。一是採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全市15家省級以上、12家市級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短期租種等形式,在有條件的貧困村建立標準化種植原料基地,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2016年,建立基地40萬畝,帶動5萬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種植15萬畝,貧困戶除了通過土地流轉有固定收入外,還可就地就近打工,每戶年收入1.2萬元以上;二是“主食加工企業+貧困戶”模式。全市馬鈴薯主食加工企業要與有條件的貧困戶簽訂專用薯種植及收購訂單,以高于市場價格保底收購,帶動貧困戶增收。2016年,主食加工企業建立專用品種標準化基地5萬畝,帶動1萬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種植2.5萬畝。
鼓勵支持馬鈴薯種薯、加工龍頭企業吸納貧困戶勞動力,靠打工帶動增收。通過政策、項目、服務等手段引導,鼓勵支持全市32家種薯企業、27家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優先吸納和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到企業打工,帶動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增收。2016年吸納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就業1000人,戶均增收1萬元。
抓好馬鈴薯保險工作,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2016年,全市計劃落實馬鈴薯承保面積200萬畝,95%的馬鈴薯種植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受益。
抓好貯藏窖建設,靠銷售帶動貧困戶增收。在馬鈴薯種植貧困村,優先安排建設馬鈴薯貯藏窖,延長存貯時間,促進均衡上市,實現穩定增收。2016年,全市貧困戶(包括鞏固提高戶)新建馬鈴薯貯藏窖200個,新增貯藏能力3000噸。由于貯藏體係和市場營銷體係的日趨完善,有力地促進了貧困村、貧困戶馬鈴薯產業收入。
積極支持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納和聯合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全市建立馬鈴薯專業合作組織377個,營銷大戶3200余家,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模式,幫助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