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方城種煙讓煙農生活大變樣

2016年08月22日 14:05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方城縣袁店鄉姜莊村,記者見到了種煙大戶姜付臣,談起種煙給家庭境況帶來的變化,今年50多歲的老姜說:“沒種煙之前是‘供不應求’,去年種煙純收入20萬元!”

  老姜前半句的“供不應求”讓記者詫異,後半句的“20萬元”讓記者震撼!

  姜付臣以前沒種煙的時候,家里開了個加工塑料顆粒的小作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被自家的加工機器“吃掉”了右手,不但沒賺到錢,還花了不少醫療費,日子過得入不敷出,“供不應求”。從2012年起,在村支書張金武的帶動下,姜付臣開始種煙,並從10來畝逐步擴大到現在60多畝的規模。“要不是種煙,家里的兩個兒子都沒錢娶媳婦!”姜付臣笑著說。旁邊的村民打趣道:“孩子都比他長得排場,娶媳婦不是難事!”

  姜莊村是個回漢混居村,有1500口人,不大的村子路面全部硬化,村容村貌幹凈整潔。張金武告訴記者:“我們村有80多戶種煙戶,我自己就種了160畝煙。種煙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這幾年每年鄉里還返還部分煙葉稅,村里有了錢,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搞得好!”袁店鄉黨委書記武建韜接過話茬:“2012年以前,全鄉種煙才300多畝,從2012年開始,鄉里把種煙作為一項強鄉富民的重要產業來抓,由黨員幹部牽頭大力發展種煙,到2015年全鄉種煙面積達到六七千畝。下一步,鄉里將引導煙葉生產由量向質轉變,將面積穩定在5000畝左右,幫助煙農提質增效!”

  在廣陽鎮瓦屋村,剛剛下過雨的煙田泥濘不堪,一身泥水的種煙大戶范建印蹣跚著從地里走到了機耕路上,鎮煙辦主任連國彬笑著說:“別看他這會兒是個‘泥腿子’,早在鎮上花50多萬元買了門面房,平時出入開著小轎車,在村里是個數得著的富裕戶呢!”

  今年52歲的范建印,1988年從部隊復員回村後就開始種煙,剛開始種了兩三畝,1991年擴大到十六七畝,到2000年時,他已經成了種植127畝煙的種煙大戶了。今年他種了160多畝煙,目前煙葉長勢不錯,估計每畝能收入5000多元,刨去雇工的工錢和成本,每畝預計純收入3000元左右。記者跟他開玩笑說:“你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買一套門面房了!”范建印笑了笑說:“當初復員回家的時候,家里窮得啥也沒有。我靠種煙起步,自己賺錢娶了媳婦成了家,現在還能置辦點產業,給孩子們娶妻生子,這都托了種煙的福!”

  瓦屋村支書潘萬生聽到范建印的話,想起當年的苦日子,不禁眼角泛紅,他說:“我們村有70多戶種煙戶,種煙面積達1200多畝,每年光種煙一項村集體就有20多萬元的收入。我種了50畝煙,家里也買了車,我們都是靠種煙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