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遍藥”減為“三遍藥”
7月31日,河南省正陽縣熊寨鎮白莊村的村民白小英按照農技人員的要求,正在田間噴灑花生管理“三遍藥”的第二遍藥。花生噴藥吃“套餐”,這還是近年來的事情。
白小英說:“像我們村花生噴灑‘三遍藥’的習慣已經有幾年了,以前看到花生生病了才知道打藥,一遍不行打兩遍,兩遍不行打三遍,病蟲害嚴重的時候5遍、6遍也打過,後來參加了縣里的技術培訓,通過專家講解花生的生長特點,推廣‘三遍藥’花生管理套餐,我們才了解到花生管理大有學問。”
花生屬于豆科作物,根部生長有許多根瘤,其內含有能夠固定空氣中遊離氮素的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同時,花生又是無限開花結實習性的作物,其開花期和結實期很長,而且自開花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開花、下針和結果是連續不斷地交錯進行的,也更易重茬,造成多種病害,影響下茬作物生長。
正陽縣植保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王宏臣介紹說,正陽縣是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種植面積長年保持在150萬畝左右。廣大農民在悠久的種植歷史中為防治病害避免花生死殼、減產開始噴灑殺菌劑,在應用中發現,用3遍殺菌、殺蟲劑對花生葉斑病、根腐病、蚜蟲、飛蛾等病蟲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就慢慢形成了噴灑三遍藥的習慣。後來農業部門又指導農民根據花生在下針期生長喜硼、喜鈣的規律,在第二遍藥中添加控旺劑,讓花生集體下針,集體結果。在花生生長的中後期根部易早衰,又在第三遍藥中加入氮、磷、鉀微量元素增加營養,提高產量。
既防病蟲害又補足營養
經過正陽縣眾多農業科技人員的精心研究和大田試驗,根據花生的生理特性和高產栽培技術,按照前促、中控、後保的管理理念,使花生活稈成熟與果大果飽增產,被廣大農民稱之為“三遍藥”的花生管理“套餐”應運而生。
第一遍施藥,是在花生初花期(7月上旬),這個時期是決定花生結果多少的關鍵時期。加入葉面肥及鈣、鉬微量元素,促進花生快速生長,改善品質,同時加入殺菌劑、殺蟲劑防治花生苗期病蟲害。主要目的是使花生開花多,提高授粉率,增加結果數,為花生高產奠定基礎。
第二遍施藥,是在花生下針期(7月下旬),這個時期是決定花生成果率和果仁大小的關鍵時期。在加入花生所需的鈣、硼、硫等營養物質的同時,加入花生控旺劑和殺菌劑,控制莖葉徒長,促進莖葉的養分向根部轉移,防治花生葉斑病、白絹病等病害。主要目的是增加花生雙仁果,使花生果大果飽。
第三遍施藥,是在花生結膨果期(8月下旬),這個時期是決定花生莢果飽滿度的關鍵時期。在加入殺菌劑防治葉斑病的同時,補充花生果仁所需要的氮、磷、鉀葉面肥,延長花生生長期,主要目的是防治花生後期病害,增加養分,保莖葉,使花生不早衰,活稈成熟,增加花生的飽滿度,從而提高花生的產量。
與傳統的一次農藥噴灑治一種病,通過多次反復噴灑防治病蟲害相比,正陽縣花生配方“套餐”在花生生長全程只需要打“三遍藥”,把殺菌劑、調節劑、葉面肥等優化組合,針對花生生長的不同時期,提前預防病蟲害,補充營養,調節生長,結果多,果大果飽,不早衰,活稈成熟。
用藥少了產量高了
全國花生種植大戶黃磊說:“今年我種植了800畝花生,在農技指導員的指導下剛噴灑完第二遍藥,第二遍藥我用的是丙環唑、醚菌酯加微肥和葉面肥。三遍藥打下來的成本在每畝30余元,用藥量少了,成本低了,產量也從當時的畝產200公斤提升到畝產近400公斤,非常的劃算。”
“從前農民只使用多菌靈這一種殺菌劑,在反復使用下病蟲害容易產生抗藥性,效果不好。現在農資市場上有苯醚甲環唑、甲基托布津、醚菌酯、萴唑醚菌酯、丙環唑等殺菌劑供農民選擇,通過‘三遍藥’輪換用藥,隔年輪換用藥,效果非常好。”正陽縣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莊稼醫院負責人李世良說道。
農資界有這樣一句話,“寧舍駐馬店,要看正陽縣”。正陽縣種植花生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種植技術和農藥使用技術一直走在全國前沿,通過陽光工程農技培訓、花生高產創建示范點項目等一係列花生“套餐”管理技術推廣,正陽已經實現了“三遍藥”縣域全覆蓋,每年為正陽農民增收達2.6億元,並已輻射到河南主產區以及周邊幾個省。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