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浙江北侖:“楊梅地圖”體現換位服務

2016年08月24日 10:44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今年又逢楊梅收獲大年,在未上市之時,銷售問題已成了果農們的負擔。早在5月,北侖城管就開始籌劃制作“楊梅地圖”,圖上標注了區里可以售賣楊梅的8個臨時疏導點和150個攤點,還有楊梅的種植採摘點及梅農的聯係方式供市民參考。自從有了“楊梅地圖”,每天到楊梅林採摘的市民絡繹不絕。

  莫要小覷了這張“楊梅地圖”,它詮釋了城管給梅農提供換位服務、對接服務、精準服務的真諦。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是本地楊梅的上市旺季。過去,楊梅銷路並不是太好,梅農們不得不挑著擔子去城里賣,因為沒有固定攤位,這條路不讓賣、那條路也不讓待;加之楊梅保鮮時間短,當天賣不掉就壞了。而梅農們進城賣楊梅,隨意設攤現象嚴重,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很大壓力。

  設身處地考慮梅農們的難處,北侖城管制作了一份信息準確的“楊梅地圖”。為了提高“楊梅地圖”的知曉率,在局網站、微信平臺等上面發布,同時制成宣傳冊,通過農林、旅遊、社區等部門向消費者分發,讓銷售通道由相對閉塞變得通暢。這樣一來,過去“不太聽管理”的梅農們開始“自覺配合”,各家的楊梅也比以往好賣多了。

  城管與擺攤者的矛盾衝突,並非天然產物,關鍵是城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尤其要轉變作風、改進服務。北侖城管的做法告訴我們,只要換個方式想問題,杜絕“好事蠻辦”,摒棄“好事虛辦”,防止“好事濫辦”,服務到位、疏而不堵,許多矛盾是能夠解決的。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