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密雲區:農家女手工枕年創收近百萬

2016年09月09日 10:13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記者昨天(7日)在密雲區石城鎮石塘路村北京雲藝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展示廳看到,紅色、青色等各色玲瓏枕幾乎擺滿了整個房間。合作社理事長朱會萍正給前來參觀的市民講解玲瓏枕制作方法。誰曾想到,這個身材高挑、舉止優雅的中年農家女,依靠制作玲瓏枕,帶領102戶村民闖出了致富路。

  朱會萍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平時喜歡做手工藝品。“以前在家,做手工編織,但收益不是很好。”朱會萍說,接觸到玲瓏枕是一個巧合。2010年的一天,她回湖北老家看望母親,無意中發現了家里有一款樣式特別的枕頭,這個枕頭四四方方,六面鏤空,做工精細,卻被束之高閣,無人使用。詢問母親後她才得知,這是姥姥做的玲瓏枕。“我的姥姥從十五六歲就開始學手藝,曾經是宮里的繡娘,就是那時學會了制作玲瓏枕。”朱會萍說,而母親不願意使用玲瓏枕是因為枕頭又窄又高,枕著不舒服。可是,玲瓏枕六面鏤空的設計理念,使得枕頭透氣性好,有益于睡眠,只是一些高度等因素不適合現代人使用。

  朱會萍把玲瓏枕帶回到密雲婆家,開始研究玲瓏枕的制作方法。“一開始,我愛人不支持,覺得幾塊布拼接在一起的枕頭能有多大價值,于是我就偷偷地琢磨。”朱會萍說,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她才弄明白玲瓏枕的制作工藝。

  弄懂了制作工藝後,朱會萍又根據現代人的需求,在造型上進行改良,增加了六孔、十二孔、十八孔枕等多種規格。這種小枕頭剛一做出來,就受到了周邊很多人的喜歡,跟她學做枕頭的人也越來越多。而朱會萍毫不吝嗇,不僅主動教授大家制作技巧,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夥兒一起做玲瓏枕。

  如今,合作社的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年收入近百萬元。除了石城鎮之外,太師屯、西田各莊等鎮的不少農村婦女都加入了合作社,從事玲瓏枕手工制作。其中,還有不少殘疾人,靠縫制玲瓏枕實現了自我人生價值。朱會萍沒有停滯不前,而是不斷研發新款枕頭,將實用與美觀相結合,設計出適合各類人群使用的玲瓏枕,將這項傳統技藝傳承下去的同時,增加了姐妹們的收入。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