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產業脫貧之路綻放四朵“金花”

2016年09月14日 14:28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金葉”點亮脫貧路

  9月10日,洛寧縣小界鄉衛洼村,山區初秋的清晨已有了微微的涼意。碩大的煙葉綠里透黃,邊緣略卷,正是採摘的好時候。衛新生熟練地摘著煙葉,黝黑的面龐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老衛家里的老人傷殘,唯一的兒子又是腦癱,一家六口因此返貧。村里幫著把他家的地流轉給合作社,兩口子給種煙大戶打工,每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家庭生活有了保障。

  小界鄉鄉長胡海延介紹,2013年該鄉建起了“萬畝優質煙葉示范基地”,去年產值達到3500萬元、稅收700萬元。鄉里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採取托管幫扶模式將土地流轉給種煙大戶經營,煙田收益按比例分成,從而可以穩定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衛洼村現在就只剩下4戶貧困戶,今年年底也將全部脫貧。

  衛洼村通過煙葉脫貧,是洛寧“金葉”產業扶貧項目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該縣在全省53個貧困縣考核評價中名列前茅。縣委書記張獻宇說,優異的成績離不開“金葉”、“金果”、“金牛”、“金雞”四個產業扶貧項目的積極推進。

  沉甸甸的“金果”壓枝頭

  上戈鎮里石頭村,佔地5000畝的洛寧海升現代矮砧蘋果示范園里,從荷蘭引進的矮砧密植蘋果只有一人多高,紅彤彤的蘋果伸手可得,咬上一口,又脆又甜。

  洛寧海升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楊永鋒說,傳統的蘋果一畝只能種40-50棵,而矮砧密植品種能種200棵,而且當年種植當年就能挂果,3年進入豐產期,畝產5000公斤左右,每畝純收入超過5000元。洛寧與全球最大的濃縮果蔬汁生產加工企業——陜西海升集團簽訂協議,計劃投資2.5億元,在素有“中原蘋果第一鄉”之稱的上戈鎮建成一萬畝現代矮砧蘋果示范園,並對當地農民免費培訓先進的生產技術。

  除了蘋果,“金果”還有核桃、油用牡丹等,該縣30萬畝的林果種植面積直接帶動了386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金牛”“金雞”來助力

  “金牛”產業脫貧項目中,聖陽牧業是一個典型例子。該縣畜牧局對公司進行補貼,幫助購買了飼料混合攪拌機,並為銀行貸款提供擔保。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一方面對貧困戶進行養牛知識培訓,另一方面整合扶貧資金從公司購買小牛,免費發放給葦山村的70戶貧困戶。公司與農戶簽訂協議,提供技術、防疫等方面的服務,並負責回收母牛繁殖的小牛,農民增收有了穩定的來源。目前該縣有各類規模養殖場500多家,在優質肉牛養殖方面成效突出。

  “金雞”扶貧指的是該縣與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探索資產收益扶貧。項目總投資3.63億元,德青源公司出資1.13億元,縣農投公司以財政扶貧資金作為資本金向農發行申請貸款2.5億元,通過資產收益模式將扶貧金量化入股,形成資產。企業每年按照固定資產投資10%的利潤率返還,農投公司除還本付息外,獲得的凈收益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分紅或統籌,從而形成長期穩定的增收渠道。

  有了產業支撐,變輸血為造血,貧困群眾才能走上穩固長效的脫貧之路。洛寧在探索產業扶貧、精準脫貧之路上,結合地方要素特質興辦脫貧產業,四朵“金花”娉婷綻放,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