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昌平區:菇農一手鋤頭一手炒勺玩轉栗蘑

2016年09月26日 10:01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眼下,正是林下栗蘑收獲的季節,可昌平區延壽鎮黑山寨村菇農張海疆,卻沒有像以往那樣長在地頭兒,而是圍著灶臺忙活起來。原來,他延伸產業鏈,推出了健康養生的栗蘑宴,菇農一手拿鋤頭、一手顛炒勺,把栗蘑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

  昌平區自古以來盛產板栗,黑山寨村村民張海疆在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和昌平區農技推廣中心的指導下,在林下種植栗蘑,並組建了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基地年種植菌棒10萬袋,年產鮮栗蘑3.5萬公斤,每公斤售價20元,年銷售額達70萬元。

  張海疆介紹說,黑山寨村位于北部山區,林木覆蓋率高,屬花崗岩地質結構,麥飯石分布廣泛,栗蘑喝著麥飯石水長大,口感鮮美細嫩,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華北人參”。可是,在推廣栗蘑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人因為沒吃過、不了解,對栗蘑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

  怎麼才能讓消費者認可栗蘑呢?張海疆決定,讓大夥兒先品嘗,吃著好了,人家自然樂于購買。于是,他請來著名烹飪大師孫立新,帶領10余位大廚,幫助開發出了栗蘑小炒肉、栗蘑汆草魚、涼拌栗蘑、栗蘑四喜丸子等30道菜品和栗蘑小籠包、栗蘑餡水餃兩道主食。同時,配以栗蘑營養價值介紹。栗蘑宴人均40元,一推出就受到了遊客的歡迎。今年以來,平均每天都有500人左右前來就餐。

  在餐桌上大飽了口福,遊客們會主動要求到地里採摘,或是現場買上一些栗蘑帶回家。借著這頓健康養生的栗蘑宴,黑山寨村引來了一批批食客。其中,不少食客都發展成了合作社幹、鮮栗蘑的消費者。同時,合作社還建起了網上消費平臺和實體直銷店,解決消費者吃著好、買著難的問題,把他們逐漸發展成合作社的老顧客、回頭客。

  如今,合作社還建立了菌棒生產線,今年上半年生產菌棒45萬袋,下半年預計再生產60萬袋。一部分供給合作社基地使用,一部分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形成生產、種植、銷售一體化,讓大夥兒共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來的幸福果實。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