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產品品質,一個突出的支撐點是農業科技。農交會展示的航天育種、超級稻、彩色蠶繭、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均代表著未來農業科技應用的方向。
突出抓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標準化生產,讓“綠色”成為農產品靚麗名片
與許多人想象的不同,相比菜場、超市,農交會上展銷的農產品不僅不便宜,反而很多價格更高,卻依然受到消費者追捧,農交會現場銷售額達4100萬元,比去年增加500萬元,原因何在?
“支持人們踴躍相購的第一消費心態就是‘安全’,人們對綠色農產品更加垂青。”據省農委副主任王華介紹,本屆交易會展示的產品18000多種,比上屆增加2000多種,都是綠色、有機和無公害食品,很多還是全國知名品牌、創新型產品。
採訪中,許多企業家對記者表示,安徽不僅農業資源豐富,而且生態的優勢突出,所以才越來越成為農業投資的熱土。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負責人也準確把握到這一趨勢,在營銷中無一例外強調基地良好的環境,許多人在搞土地有機認證,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生產綠色蔬菜,利用稻田養鴨模式生產無公害稻米。
“我們的基地臨近岱山湖,澆灌的水是天然湖水,施生物菌肥、餅肥和農家肥,產品絕對安全健康。 ”交易會上,肥東縣世昌水稻合作社負責人胡盼盼反復向顧客宣傳。
王華告訴記者,迎合消費趨勢和農業發展的要求,安徽省將大力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突出抓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標準化生產,抓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安全。今年初,省農委啟動“綠色皖農”品牌培育計劃,提出到2017年,全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產品總量達到4700個,並探索建立安徽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形成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美譽度好的“綠色皖農”品牌集群。
提高農產品品質,一個突出的支撐點是農業科技。農交會展示的航天育種、超級稻、彩色蠶繭、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均代表著未來農業科技應用的方向。王華表示,科技主導農業未來,安徽省要統籌協調各類農業科技資源,努力在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推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發展,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健全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農業科技推廣體係,推進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體係與經營性服務體係融合試點,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研發推廣加工技術和設備,抓住主食工業化機遇,提升產業化發展層次
時值金秋,水稻開鐮收割。在定遠縣,每天都有大量優質糯稻被運送到河南,在那里被加工成湯圓,銷往全國。因為食品加工業發達,河南在農業產業鏈上佔據優勢,賺取更多利潤。
精深加工發展不足,是安徽省農業一個突出短板。受宏觀形勢影響,近年來安徽省農產品加工業增速下滑明顯。今年1月至6月全省農產品加工產值4584.8億元,同比增長5.2%。而2014年同期增速高達14.1%。舉辦農交會,就是要借用省外乃至國外的先進要素,為農業加工業發展尋找新的動力。
省農產品加工技術協會會長杜先鋒強調,安徽要建設農產品加工業強省,就要緊隨行業的科技化、設備自動化等趨勢,同時敏銳抓住當前蓬勃興起的主食工業化。 “隨著城市化加速,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沒有時間在廚房花費幾個小時準備飯菜,這給主食工業化提供了機遇。 ”杜先鋒說,比如標準化的魚香肉絲、燒排骨,或者牛肉面、蛋炒飯等,微波爐加熱後開封即食。
限制主食產業化的因素是科技,比如如何實現口味統一穩定、包裝如何做到幾個月後開封口味依舊新鮮。對此杜先鋒介紹,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出現了炒菜機器人,不僅效率提高,而且味道鮮美,“我預計很快合肥的酒店就會引入炒菜機器人。 ”
包裝技術也在突飛猛進,據杜先鋒透露,目前有技術研發團隊正與生產符籬集燒雞的企業合作,試驗新材料包裝。這種包裝密封好的同時卻透光透氧,最大程度保留食品剛加工好的味道,“比如現在包裝的燒雞骨頭全是酥爛的,一點嚼勁沒有,新包裝則不會。 ”
記者了解到,本屆農交會上,安徽省舉辦農產品加工機械和新技術新成果展、農業高新技術產學研展示對接活動等,集中推介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簽訂47份戰略合作框架或技術合作協議。
挖掘鄉村風光和農耕文化,開拓農業休閒功能,讓青山綠水變“金山銀山”
農交會上,一座稻草搭成的農房引爆了觀眾的熱情,幾天里一批又一批市民排隊留影。記者看到,這座房子完全復原傳統農家住宅樣式,牆上挂著雪白的蒜頭、火紅的辣椒,院子里放著各種傳統農具。
“城市居民旺盛的休閒需求,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最好的機遇。”省農委特產處負責人介紹,當前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正迅速壯大,也是現代農業的“新藍海”。作為傳統農業省份,種糧效益低困擾農民增收,必須用“三產融合”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挖掘鄉村風光和農耕文化,依托農村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農業的價值才能最大化,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全省各地結合當地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發展形成了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休閒農業模式和類型。到去年底,全省已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縣9個,示范點20個;五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企業6個、四星級23個、三星級6個;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3條。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縣34個、示范點100個。
肥東縣的泉山林場,樹木蔥鬱,風光秀美,是一處待開墾的處女地。近年來有不少家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開發旅遊項目,但當地政府一直沒有輕易出手。縣旅遊部門負責人表示,鄉村旅遊必須從最初的農家樂升級,提高品位,才能做大做強,“縣里一定會高標準做好這個項目的規劃,選擇有實力的合作夥伴,打造合肥市民一處休閒的後花園。 ”
王華介紹,從農交會簽約情況看,休閒農業也成為投資亮點,簽約項目投資額大、帶動力強。和縣與杭州宅耕農業科技公司簽署的“智慧農業產業園”項目,江南百花谷投資公司與蚌埠龍子湖區政府簽約的百花谷風情小鎮項目,投資額也高達數十億元。 “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快速提升安徽省休閒農業發展的層次。”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