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黑龍江國際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暨哈爾濱世界農業博覽會正在熱烈展示、洽談、交易中。如果要問本屆綠博會最大亮點,當然是“互聯網+”。龍江的優勢綠色資源與產品,吸引了互聯網大咖級別企業紛來赴會。“互聯網+”,為傳統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讓龍江綠色食品產業有了無限伸展的空間。
“綠色糧倉”“綠色菜園”搭乘互聯網列車
金黃的南瓜、翠綠的豆角、絳紫的茄子……第四屆綠博會上,蘭西縣推出的20余種優質蔬菜扮靚展區,引起了與會客商的廣泛關注。
“以前就聽說寒地黑土上長出的蔬菜無污染、無公害,而且營養豐富,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在黑龍江中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前,幾位互聯網大佬對該企業種植加工的蔬菜讚不絕口。這家落戶于蘭西縣的企業採取“企業+農戶”、“企業+合作社”模式,集中連片種植優質蔬菜,同時通過貯藏保鮮、冷凍脫水、凈菜包裝等環節,打造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條。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接觸了不少互聯網企業,借助電商平臺,會把我們有機、綠色的優質蔬菜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除傳統展會促銷模式外,“互聯網+蔬菜”成為蘭西縣此次推薦的重點。展區負責人介紹,隨著互聯網體係的不斷完善,該縣鼓勵和引導企業運用“互聯網+蔬菜”模式,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把蔬菜產業的增值點放在電子商務上。
在天貓五常大米官方旗艦店展區,集中展出了43家五常大米。其中一家大米銷售員介紹,五常大米很出名,為了讓全國消費者吃到正宗五常大米,五常市政府與天貓合作成立了旗艦店,他們是首批加入的,這次參展主要是讓更多的展商和消費者了解到購買五常大米的渠道。
米、面、油、肉、蛋、奶、林下產品……本屆綠博會,我省各地市紛紛亮出自己的主打資源與品牌,在與互聯網大咖級企業的對接中,展現出全國人民“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的美好前景。
互聯網+企業借展會大秀服務
本屆綠博會,互聯網+農業展區面積189平方米,雲集大咖級企業,北京農信互聯、農管家等10余戶農業互聯網領軍企業集中展示,並紛紛秀出包括種植、銷售、金融等多方面服務特色。
在農管家展位,工作人員展示整個係統操作流程,打開App,定位所在位置後,就會出現針對當地的種植銷售等信息,根據所需操作即可。該工作人員介紹,農管家平臺提供金融貸款、農資團購、農技服務等內容,目前主要服務對象是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提供針對當地的服務。同時,該平臺還與全國各地區的農品收購商合作,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產品流通對接服務。
一個展臺之隔的“田聯網”,同樣提供種植管理、農產品交易和田地金融服務的平臺,從農技問答、農業氣象、收支管理到全程可追溯都能實現。
美菜網是北京一家農產品線下和線上對接創業公司,該平臺通過互聯網,形成農產品從源頭、標準、倉儲、流通、進店、進家的安全閉環,搭建“互聯網+”時代“重模式”優質農產品營銷平臺。美菜網副總裁李洪洋說:“在互聯網時代,美菜網與合夥人的合作深深根植于富饒的土地上,來到黑龍江,不僅要尋找大米合夥人,還要尋找木耳、玉米淀粉、粉條等優質農產品的合夥人。”
互聯網思維引發體驗式營銷
互聯網思維是什麼?迎接“互聯網+農業”大時代的到來,省內的參展企業也在探索著這一問題的答案。
“互聯網思維就是一切以客戶需求導向來做產品”,這是和糧農業董事長張芳的體會。展會現場,和糧農業工作人員不但為到場客商講解黑龍江大米的特色及優勢,還現場蒸煮米飯供市民品嘗,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駐足。
飄香的米飯、熱乎乎的粘豆包、美味的餃子……在成功挑動著市民與採購商味蕾同時,了解客戶需求,體驗式營銷,我省綠色食品企業在綠博會上收獲著營銷能力的成長。
眾創空間·綠色夢工廠主題展區則全部注入體驗式營銷元素。由省會展事務局主辦的首屆雙創成果展圍繞“一群青年人正走在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上”這一主題,集成果展示、對話推介、體驗互動、媒體直播等功能為一體。一邊是綠資源吸人眼球,一邊是高科技成果展示正酣。龍江綠資源激發創新創業靈感與活力,廣大青年人的創新創業的熱情更讓龍江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空間伸展得更遠。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