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粼粼的水,藍盈盈的天,一座座青山帶笑顏。素有“長白林海”之稱的延邊,森林覆蓋率達80.8%,長白山區蘊藏1400多種野生經濟植物、800多種藥用植物,是吉林省乃至全國公認的“天然氧吧”和“生態後花園”。
延邊,這座邊陲小城,有山皆綠,有水皆清,藍天白雲,生態宜居。在中國空氣品質最優城市排行榜上的位次連年上升,入選“中國十大生態強市”、“中國生態魅力市”。
作為吉林省東部綠色轉型發展核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延邊州確立了以發展“綠色經濟”為主題,以實現“綠色轉型”為主線,向“綠色生態”要紅利,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戰略構想,並一步步扎實推進,奮力開創出綠色發展、綠色崛起的新局面。
注重生態保護,強化綠色轉型發展支撐。為建設全國一流生態文明示范區、力爭到2018年率先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延邊州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今年,延邊州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初步方案和《延邊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通過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加強濕地管理和保護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長白山天然礦泉水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吉林長白山人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延邊)獲批,參茸、生物農藥、食用菌等3個國家質檢中心整合方案制定完成,全國農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生物農藥分技術委員會完成籌建;為增強內生動力和發展後勁,延邊州重點抓好中藥材、食用菌、延邊黃牛、蜂業等特色農業,加快發展伊利石、油頁岩等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積極培育養老、健康等產業和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扶持壯大延邊金剛山、可利亞等食品企業,進一步提升朝鮮族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打造民族特色,推動旅遊養生融合發展。風光秀美,民風淳樸,作為全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延邊充分發揮著區位優勢及人文優勢,旅遊業發展迅速。依托綠色轉型發展契機,延邊州加快實現旅遊與大養生相融合。全力開發敦化雁鳴湖溫泉度假產品,汪清滿天星、琿春老龍湖休閒養生產品,創建中國北藥健康養生旅遊示范區。同時,加快實現旅遊與大網絡相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和智慧旅遊示范項目建設,發展“互聯網+旅遊”產業模式。
為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延邊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實施藍天、碧水、生態創建、減排、專項行動,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延邊州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全面整治自然保護區植被破壞、環境污染、違法違規建設、人為活動幹擾生態環境、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三區”內資源開發超限超域超額、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等7個方面問題,有效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此外,延邊州還集中開展了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收集、畜禽污染防治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讓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得以改善。
立足產業基礎,突出創新提升集聚發展。9月6日,延邊州委召開的十屆七次全體會議提出,綠色轉型是決定延邊州前途命運的不二選擇,創新驅動是引領轉型升級的第一動力。
延邊州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推進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現代產業體係。把“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重點放在做大做強醫藥、食品、旅遊產業上,突出創新提升、集聚發展,打造中國北方醫藥產業新高地;突出綠色有機、精深加工,打造享譽全國的特色食品產業基地;突出地域優勢、民族特色,打造東北亞重要旅遊目的地,實現三大主導產業跨越發展,為綠色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木制品加工、能源礦產、裝備制造業的改造提升,木制品加工業重點在打品牌、建基地上下功夫,能源礦產業重點在招大引強、技術改造上下功夫,裝備制造業重點在自主創新、延伸鏈條上下功夫,再造三大傳統產業新優勢。與此同時,延邊州把服務業發展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在鞏固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積極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精心培育信息服務業,深度開發文化產業,堅決打贏打好服務業發展攻堅戰。
綠色發展是主題,轉型升級是主線,延邊州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質量提升為保障,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生態持續改善,走出了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