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甘肅華池萬畝黃豆成致富“金豆豆”

2016年10月21日 10:07 來源:甘肅農民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華池縣近年來以精準脫貧工作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依據地理氣候等因素,在西片區大力發展黃豆等特色優勢農作物。如今,地膜黃豆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安生耀是上里垣鄉黃垣村村民,以前他家的十幾畝薄田均以種植小麥、油料等農作物為主,一年辛苦下來,除去肥料、種子、農藥等生產經營支出,純收入少得可憐。這兩年,當地政府和農技部門在村上搞地膜黃豆試點示范,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也跟著大家種了幾畝。“2014年別的村種植黃豆,我們還很不接受,到2015年以後,鄉上給我們免費供應肥料、地膜讓我們種黃豆,產量和收益大大高于種莊稼,今年我們就開始自覺自願大面積種植,天氣雖然大旱,但我們的地膜黃豆長勢卻很好。”安生耀指著地里的黃豆說到。

  和安生耀同村的高萬斌由于常年在外務工,家中耕地撂成了荒地。去年,他聽說村上在搞地膜黃豆套栽核桃樹試點示范工程,就返鄉把家中所有耕地都種上了黃豆,套栽了核桃樹。結果,黃豆產量比以往有大幅提高,核桃結果後還有新收益。

  黃豆產量提高了,規模也擴大了,如何解決黃豆的銷路呢?華池縣充分發揮村“兩委”及村上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與鎮原縣天地源種子有限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協議,以穩定的市場價優先收購,為農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黃豆抗旱能力強,價值高,按種子賣的話要比市場價高出50%以上,明年我們這兒的老百姓還要擴大種植面積,這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好項目。”縣農技中心技術指導員譙顯明說。

  今年,華池縣著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全縣共完成小雜糧種植7.43萬畝,打造千畝果豆間作種植示范點1處7000畝,建立黃豆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區1處1.5萬畝,全縣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