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購買飲料一樣,通過自動售菜機購買小包裝蔬果、肉禽;只要掃一掃從機器“吐”出來的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很快便可追溯產地、農殘檢測、肉禽檢疫等食品安全信息。以自動售菜機、網訂店取等模式為代表,將菜市場濃縮成自動售菜點,設置恆溫無人售菜終端進行全智能自動售菜的智慧微菜場,如今已在本市許多社區、為老服務點、園區、商務樓宇布局。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到目前為止,智慧微菜場總數已達1064家,本市計劃用3年至5年時間,讓智慧微菜場基本覆蓋本市1.2萬個社區。
現已建設完成的1064家社區智慧微菜場,涉及食行生鮮、廚易時代、強豐等品牌。市商務委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及各區政府積極推進社區智慧微菜場建設,在市政、財政等部門大力支持下,1064家社區智慧微菜場通過官網、手機APP、微信等多種途徑為社區居民提供生鮮訂購服務,採取全程冷鏈配送,實現互聯網技術與現代農產品流通的有機結合。據統計,食行生鮮、廚易時代、強豐等3家企業在本市社區智慧微菜場建設投入經費約5千萬元,去年全年銷售額近5千萬元,今年截至10月31日,銷售額近1.5億元,增幅明顯。上述3家企業所開設的社區智慧微菜場網點,已覆蓋本市除崇明以外的15個區。
明年,本市將繼續推動社區智慧微菜場建設,優先在大型居住區進行布點,作為菜市場的有力補充,保障市場供應。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