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華的種植技術團隊,在基地溫室大棚查看蜜紅小番茄的生長情況。
正月初八一大早,臺商王蘇華和往常一樣,在用過早餐後,7點多便一頭鑽進自己的溫室大棚,查看棚中臺灣蜜紅小番茄的生長情況:“小番茄很嬌貴,一天也耽擱不得,因此整個春節,我都是在基地大棚里度過的!”
去年10月以來,和溫室大棚里的臺灣蜜紅小番茄為伴,是管理人員王蘇華的生活重心。眼下,大棚里精心培育的小番茄已綴滿枝頭,紅紅綠綠一派生機。王蘇華說他有個夢想,就是踐行精致農業種植理念,在長泰打響蜜紅小番茄品牌,為臺灣蜜紅小番茄在大陸找到歸屬。
人手“1+3”玩轉大棚農活
王蘇華1個人,外加3個本地員工,這就是其在長泰實驗基地整個溫室大棚管理隊伍的“陣容”。王蘇華負責技術指導,3個員工負責具體農務操作。
眼下,下種近4個月的蜜紅小番茄便陸續挂果,採摘期達5個月,畝產量可達4000公斤。稀奇的蜜紅小番茄,不僅品質好、產量高,目前在大陸市場,一公斤還可賣到80元高價,一茬下來效益可達幾十萬元以上。
鑽進22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眼前給你的是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一溫棚是特別為蜜紅小番茄的生長“量身定做”的。溫棚設計的高度達6米,這樣憑借足夠高度,棚內形成熱對流。一到夏天,溫棚上下溫差可達7度之多,其所形成的棚內‘小氣候’,對小番茄的生長很有利。
“這樣的大棚,如果按傳統模式管理,可能要兩倍以上的勞力。”王蘇華說,精致化溫室大棚所帶來的投入與產出比,是平常所難以想象的。而這是精致化溫室大棚的硬件配套所帶來的: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設施、運用臺灣最新栽培管理技術。精致農業種植不僅節省了勞力,還解決了管理中許多病蟲害問題——用生態模式培育出健壯的植株,其產出的蜜紅小番茄,自然是生態綠色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