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互聯網+”助力臺灣農產品暢銷 線上線下比翼雙飛

2016年11月30日 16: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為了適應“互聯網+”的時代潮流,來自福建漳浦臺創園的入駐臺商蔡志陽專門研發了以樹葡萄為原料的酒產品。圖為樹葡萄酒產品。(中國臺灣網 郜利敏 攝)

  “互聯網+”模式成為臺農臺商必學“功課”

  家族三代從事農業生產的臺商蔡志陽離開父輩,于2012年獨自來到漳浦創業,發展種子育苗事業。他告訴記者,為了適應“互聯網+”的時代潮流,他們專門研發了以樹葡萄為原料的酒產品。他認為,這個產品更適合在電商平臺銷售,通過網絡擴大產品品牌,增加認知度,開拓種子育苗的市場空間,獲得最大效益。

  在臺灣,很多優質產品可能“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主要源于臺灣區域面積和人口限制。但是當產品面向大陸廣闊的消費市場和13億消費群體時,如何擴大產品知名度,走進消費者心里,讓他們用最便捷手段能夠購買到該產品,以互聯網形式擴大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空間,成為了很多來大陸創業的臺企臺商臺農必須要做的“功課”。

  目前,很多臺商、臺農也在淘寶、天貓、京東及微店上銷售產品,開展線上線下銷售,雙管齊下,搭乘“互聯網+”這趟列車,探求屬于臺創園產品的線上銷售模式,進一步拓寬了臺創園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蔡志陽說:“很多臺灣人滿足臺灣發展現狀,安于‘小確幸’心理。只有來到大陸,才會親身感受這里發展的迅猛,才能真真切切明白為何‘互聯網+’將成為大時代潮流趨勢。我本來抱著小小的‘傲嬌’心理,但是目前只想腳踏實地,拼命擠進這個大時代潮流中。”

[責任編輯:郜利敏]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