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四川省北川縣舉行

2017-09-07 09:17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向基地授牌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日前批准,設立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7年9月3日,授牌儀式在北川縣舉行。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省臺辦副主任趙宇,綿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學民,市政協副主席李京平出席授牌儀式。綿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嚴俊主持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上,黃文濤宣讀批復並向基地授牌。北川地震遺址保護區是四川省繼成都大熊貓基地之後獲批的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基地”以北川地震遺址保護區為主體,含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沙壩地震斷層、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遺址和北川新縣城。

  周敏謙在授牌儀式上致辭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關心、支援和幫助抗震救災、災後重建。這幾年,無論是四川還是臺灣發生自然災害,兩岸同胞都會在第一時間彼此牽掛、互伸援手,彰顯出“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心手相牽”的同胞大愛。他表示,北川地震遺址保護區獲批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對於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厚植“兩岸一家親”理念,擴大兩岸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綿陽和北川加強對基地的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基地平臺作用,推動綿陽與臺灣兩地在經貿、文化、教育、防災減災等更多方面、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交流合作。他歡迎更多臺灣青年朋友多來四川,親眼見證災區的發展振興,親身感受祖國大陸的繁榮興盛,投身到兩岸交流合作中攜手打拼,共同開創兩岸美好未來。

  張學民在致辭中表示,綿陽市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平臺作用,宣傳和弘揚兩岸同胞“守望相助、血濃于水”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全方位開展地震遺址保護、民眾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兩地在禹羌文化、災區發展振興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臺灣海峽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高孔廉率領的臺灣大學生參訪團和臺灣中華工商業聯合會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李玉文率領的臺灣社團精英參訪團共計170余名臺灣同胞參加了授牌儀式,並前往北川老縣城遺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參觀交流。高孔廉表示,設立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既是兩岸民眾血濃于水、心手相連、互助合作的具體體現,也具有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意義。

  據悉,綿陽市臺辦、北川縣將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平臺,積極開展兩岸防災減災交流、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大禹祭祀暨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川震10週年重走災區看巨變”等活動,努力使川臺交流交往領域更加廣闊、層面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譜寫川臺交流合作新篇章。

(四川省、綿陽市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