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家的兩岸故事”南京巡展開幕
一封封書信、一塊塊眷村門牌、一件件老物件……7月5日,“我家的兩岸故事”南京巡展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呈現了遷臺曆史記憶,分為離鄉、思鄉、新故鄉、返鄉四個展區。展覽通過影音、圖片、實物以及沉浸式劇場的方式呈現出時空脈絡,讓兩岸同胞近距離與歷史對話,展覽將持續至8月15日。
展覽是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臺曆史記憶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先後在高雄、上海、臺北、福州等地展出。本次展覽在原有系列展出的基礎上,新增了抗日戰爭時期抗敵禦侮、南京國民革命軍學校烈士遺孤與六十兵工廠落腳臺灣、遷臺後代回大陸尋根續祖等兩岸故事,讓兩岸同胞更加全面地了解共同歷史文化記憶。
南京巡展採用沉浸式劇場的方式展現,也是歷屆展覽中展現手法最多的一次。“離鄉”展區的大海投影就像帶領觀眾一同參與了這場大遷徙——百餘萬軍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陌生的島嶼臺灣。展區還同步展示了包括知名作家林海音的渡海船票等來臺文件,以及各種離鄉渡海的心聲。“思鄉”展區通過一個個文物,訴說著這些遷臺人物的故事。該展區還設有“我從南京來”區域,講述著一些人從南京到臺灣的故事,包括在棲霞寺出家的星雲法師、生於戰亂之後的企業家沈慶京等。“新故鄉”展區呈現了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而成的眷村文化,他們用來自大陸五湖四海的小吃表達著對家鄉的懷念,以及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故事。“返鄉”展區展示了斑駁的家書、詩人在母親墳前涕血的詩文、寫著“想家”標語的衣服等。
90歲高齡的高秉涵從臺灣趕來參加開幕式並觀展。他1935年生於山東菏澤,13歲因戰火一路逃難,最後去了臺灣。靠著半工半讀考上大學,成了一名律師。1992年開始,他開啟了帶老兵骨灰回鄉的旅程,最遠的曾送到了新疆。
“在臺灣的老兵們有個口頭禪——活著已做遊民,死後不做遊魂。”高秉涵說,“我離開菏澤的時候13歲,後來回去的時候50多歲了,和堂爺爺見面了都不認識,他以為我早就死在外地了。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不要忘記歷史。”高老在來寧參展的同時,還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了一系列有關抗戰的書籍、報紙及手寫函件等珍貴史料。
長期生活在南京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表達了觀展後的感受:“我一直哭。”她強調臺灣的祖先是兩百多年前從大陸來臺,自己也是遷臺的後代,老師和很多同學都是來自眷村,她對眷村的情感很深。“餃子、鍋貼、杠子頭……為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麵食?這些麵食都是遷臺人的鄉愁。”黃智賢說,“‘搶救遷臺曆史記憶庫’計劃對人文和記憶的留存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這一代人要守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文物,我們要努力讓中國更好,以告慰我們的前輩、我們的先人。”
據了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創辦于1988年,是臺灣早期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非營利組織。2017年,基金會正式對外發佈“搶救遷臺曆史記憶庫”計劃,尋訪遷臺一、二、三代,及早期遷居來臺的閩南、客家後代,迄今被記錄口述歷史影像的已有超過1300多位,並通過文物典藏、巡迴展覽、講座論壇等形式,讓大時代下普通民眾的個體故事在兩岸有更多的傳播。
現任基金會負責人沈慶京董事長是沈春池的兒子,生於南京,對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表示,這次展覽放在南京展出,有其特殊的意義。希望南京的各界人士和市民都能從故事中更加了解那段歷史。(南京市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