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血脈相連割不斷
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血脈相連割不斷
新華社杭州4月20日電(周能兵、張樂)“臺灣與祖國血脈相連,情同手足,這是誰也無法割斷的。越文化深深地埋在人們的心里,它充滿著活力,這是中國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的共同財富。”在20日閉幕的中國·紹興2005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上,臺灣東吳大學歷史係教授曾祥鐸作了上述充滿深情的發言。
曾老教授還高聲朗誦了他的一首詩作,那是他獻給為中華民族犧牲的烈士的:“過去是血染的中華,如今已變得繁花滿地。”吳教授對祖國的拳拳之心,深深感動了與會人員。
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誰也無法分割。在這次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上,共有42名來自臺灣地區的代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讓兩岸手足情更深。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邵宗海、臺灣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彭立忠副教授在研討會上就吳越文化及其與臺灣聯係作了發言。兩位教授著文立說,以闡明臺灣與祖國血肉相連的歷史。邵宗海教授說,澄清真相,讓兩岸的同胞珍惜共通的情感與記憶,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這兩位專家還從古生物與地質年代的關係、生物的文化相似性、基因研究、華廈歷史文獻等多方面論述了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的事實。
幾年前曾因發表《臺灣高山族同胞根在紹興》論文而轟動兩岸的越文化研究專家何有基先生,這次又論述了他就越文化與臺灣高山族文化之間關係的最新研究進展。何有基說,越文化與高山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及變遷證實,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近些年來,臺灣當局某些人“獨”性發作,數典忘祖,試圖割脈斷流,但這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在研討會上指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具有5000年的歷史,兩岸的專家學者今天回顧歷史,探討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越文化,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