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0-11-30)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0-11-30
2000年11月30日,國務院臺辦在釣魚臺大酒店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張銘清重申臺灣當局必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並就當前兩岸關係和島內局勢的主要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臺灣的秦慧珠最近公佈了所謂陳水扁收受大陸“政治獻金”的證據,您對此有何看法?
張銘清:早在10月14日我就已明確指出,秦慧珠女士製造所謂“中共金援陳水扁”的謠言純係無中生有!但是很遺憾,秦女士仍然執迷不悟,看來她是一條路上走到黑。最近她又出示所謂的信件,我們認為這些所謂的信件,都是偽造的文書。她用這種偽造的文書來繼續造謠,顯然是十分愚蠢和拙劣的。愚蠢到可笑的地步,拙劣到可悲的地步。
美國有線廣播電視公司記者:您覺得是否要陳水扁走出第一步,回到“九二共識”才能恢復兩岸對話?對於“九二共識”,臺灣有人說當時對一個中國有兩個不同的認識,您有何看法?
張銘清: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5月20日受權就兩岸關係問題發表的聲明中早已鄭重指出,只要臺灣當局明確承諾不搞“兩國論”、明確承諾堅持海協與臺灣海基會1992年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我們願意授權海協與臺灣方面授權的團體與人士接觸對話。臺灣當局迄今沒有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1992年兩會共識。他們提出所謂“九二精神”、擱置爭議,實質是擱置、回避一個中國原則,顯然沒有對話的誠意。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臺灣“跨黨派小組”的李遠哲先生呼籲“政府”承認“一中”、回到“九二共識”,您對李遠哲的轉變有何看法?
張銘清:我在九月份的第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已經說了,我們不了解“跨黨派小組”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所以我對它的活動也沒有評論的興趣。我現在依然是這樣看,而且所謂“跨黨派”根本是名不副實,它現在還是由“獨”派人士和少數無黨籍人士組成。所以他們作出“三個認識,四個建議”,我認為完全是文字遊戲。我們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我們要求臺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已經多次重申過了,是不會改變的。任何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接受1992年海協與臺灣海基會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甚至明目張膽地鼓吹“兩個中國”的分裂主張,都是絕對行不通的,也是十分危險的。
新華社記者:臺灣的呂秀蓮表示“承認一中就是投降”,蔡英文表示若認定“憲法一中架構”則等於臺灣方面的立場“倒退八年”,您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呂秀蓮的這個言論和另一位女士所謂“倒退八年”的論調是非常荒謬的。一個中國原則具有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也是舉世公認的現實。在兩岸關係中,我們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臺灣當局迄今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已經對兩岸關係造成很大的危害。只有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才能穩定發展。反之,則是要將兩岸關係拉向倒退。臺灣當局應當朝著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方向努力,而不能背道而馳。所謂“投降”、“倒退”的言論,進一步暴露了極少數人頑固堅持分裂立場,倒行逆施,這是非常危險的。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記者:臺灣方面已經提出了開放大陸記者赴臺採訪,年底實現兩岸“小三通”,臺灣“跨黨派小組”還提出要推動兩岸“全面三通”,您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關於臺灣當局宣佈同意大陸記者到臺灣“駐點採訪”的問題,11月18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已正式錶態,代表了大陸新聞界的基本立場,而且臺灣媒體對所謂的開放大陸媒體“駐點採訪”也多有評論。臺灣媒體都很清楚,我們在五年前就開放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時隔5年,臺灣當局才允許大陸記者赴臺“駐點採訪”,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我們新聞界是非常不滿意的。以臺灣當局宣佈的“大陸地區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與我們五年前的規定比較,至少在六個方面比我們的嚴格,而且有些“規定”非常不合理。我們要求臺灣方面改變這種不合理的“規定”。我們不要求很多,臺灣不是講究對等嗎?至少跟我們對待臺灣記者一樣對待大陸記者,這是起碼的要求。
關於“三通”,海峽兩岸儘快實現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有助於擴大兩岸人員交往,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改善兩岸關係。我們對於任何有利於兩岸同胞交流、促進雙方發展的做法都表示歡迎。自1979年以來,祖國大陸各地、各部門為促進兩岸“三通”作出了不懈努力,也為兩岸直接“三通”做好了技術上的準備。目前,臺灣當局仍然拒絕兩岸全面直接“三通”,兩岸民眾還繼續為此承擔巨大的經濟負擔,這種違背經濟規律,損害兩岸民眾權益的做法越來越不得人心。
我們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臺灣當局領導人及有關部門就兩岸“三通”問題發表了一些講話,包括準備開放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的客貨運輸,但是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岸直接“三通”,不能解決日益增長的兩岸人員交往和經貿交流的需要。
我們一貫主張,兩岸“三通”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應遵循“一個中國、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我們希望海峽兩岸早日實現直接“三通”。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現在臺灣國民黨已表示不再提“兩國論”,您對連戰擔任主席的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立場如何評價?
張銘清:我們注意到,臺灣媒體報道國民黨主席連戰近日表示“不排斥”國共兩黨舉行協商的談話。我們願意與主張一個中國原則、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黨派接觸、交往、對話,這有助於增進雙方共識,穩定和改善兩岸關係。
《人民日報》記者:最近臺灣“行政院”退回了臺灣“教育部”送上的“中文拼音法案”,請問您有何看法?
張銘清:燦爛的中華文化綿延數千年,這是維繫海峽兩岸同胞的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任何想割斷臺灣與祖國大陸文化聯繫、違背人類語言文明發展的倒行逆施都是不得人心的。任何人企圖通過“文化臺獨”達到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目的是我們所堅決反對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臺灣《聯合報》記者:近來,李遠哲先生提出了要回到“九二共識”,他可否來大陸商談有關兩岸“三通”的事,您認為什麼時候兩岸可就“三通”進行談判?
張銘清:祖國大陸歡迎臺灣各黨派人士、各界人士談發展兩岸關係和促進兩岸統一的事,只要他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我們都願意談,這是大陸一貫的態度。
美國之音記者:兩岸加入WTO後,按照WTO的有關規定,兩岸可以自動實現“三通”嗎?
張銘清:我們認為按照1992年關貿總協定委員會主席聲明的原則,兩岸雙方加入WTO,有助於推動兩岸經貿關係、兩岸直接“三通”進一步發展。我們希望臺灣當局順應潮流,順應民意,取消不合理的限制,並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儘快同意兩岸全面直接“三通”。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陳水扁近期談到“最近半年到一年兩岸關係都不會有問題”,讓人感覺好像他與大陸方面有接觸,您的看法如何?
張銘清:這種說法是缺乏事實根據的,未免過於樂觀。臺灣當局領導人至今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否定1992年兩會共識,甚至鼓吹“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統一不是臺灣唯一選項”等,否定兩岸統一的目標。因此,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並未從根本上消除,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違背臺灣同胞根本利益的。臺灣當局只有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才能穩定。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如果中國2008年能辦奧運會,北京能否允許在臺灣舉行一些奧運項目的比賽?
張銘清:根據奧運會章程,一個國家的一個城市申辦奧運成功後,可以在這個國家領土範圍內的其他城市舉辦奧運會比賽的項目。
美聯社記者:前面臺灣記者(無線衛星電視)提到臺灣方面近來 所做的三條,您認為是否為善意的表現?如果不是,您如何評價?
張銘清:臺灣當局最大的善意與誠意應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臺灣《明日報》記者:臺灣“國防部長”近期在作“三通安全評估報告”時,認為開放“三通”後臺灣會出現安全問題,您對此有何看法?
張銘清:這是阻礙兩岸直接“三通”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