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1-6-28)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1-6-28
在6月28日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張銘清表示,李登輝長期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是“臺獨”分裂勢力的代表。已經下臺的李登輝去美活動,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圖,他製造分裂的圖謀是不可能得逞的。對於臺灣軍方進行“愛國者”導彈試射的問題,張銘清指出,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與談判,這是臺灣安全的根本,而不是訴諸於武力。臺灣當局現在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沒有誠意來真正改善兩岸關係,這只會加劇臺灣海峽緊張局勢。
中國新聞社記者:兩岸加入WTO日益臨近,請評估在WTO框架下兩岸良性互動的可能性。在兩岸都加入WTO後,對臺商來祖國大陸投資是否仍實行優惠政策?
張銘清: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按照1992年關貿總協定理事會主席聲明所確定的原則,臺灣作為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臺北”)加入WT0。兩岸雙方將來入世後,將為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契機。祖國大陸將繼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繼續鼓勵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投資,切實保障臺商的正當權益。我們希望臺灣當局,儘快改變阻止兩岸直接“三通”和“戒急用忍”的政策。
中央電視臺記者:“小三通”至今有半年時間,請您評價一下效果?兩岸加入WTO在即,大陸準備推出哪些有關“三通”的具體作法?
張銘清:臺灣當局的所謂“小三通”,不是兩岸同胞所希望的真正意義上的兩岸“三通”,滿足不了兩岸經貿和人員往來的客觀需要。金馬地區與大陸沿海地區人員、貨物直接往來已有半年時間,金馬地區民眾對這半年實際運作不甚滿意,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臺灣當局的不合理限制。儘管如此,我們考慮到金門、馬祖發展經濟和往來方便的實際需要,對乘船直接來福建沿海的金馬地區民眾熱情接待,為他們提供週到的服務。迄今為止,核準金門、馬祖近60航次約5000人次直航廈門港和馬尾港,前往祖國大陸參觀訪問及從事各項交流活動;居住廈門的91名金門籍同胞回鄉探親。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要臺灣當局取消不合理限制,只有這樣,我有關方面促進大陸沿海地區與金馬地區人員、貨物直接往來的措施才能得以順利實施。
現在,只要把兩岸直接“三通”看作為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即可以用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協商的辦法,儘快地通起來。
新華社記者:臺灣媒體最近報道,李登輝近日與臺灣當局領導人在某社團成立大會上一起公開亮相,李並授意一些人組織政團參加年底“立委”選舉,在選後與民進黨合作。請問你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李登輝最近的所作所為,只能進一步搞亂臺灣社會,加劇兩岸關係緊張。他這種違背臺灣民意的做法,只能證明他分裂族群、分裂國家的癡心不改。任何人、任何勢力想憑藉像李登輝這樣明目張膽分裂國家的人的支援,企圖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都是絕對不可能得逞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請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高雄市長謝長廷計劃明天到香港訪問,到現在為止北京方面沒有明確的答覆,到底能不能到香港做這個訪問;第二是臺灣的張志鵬自己表明1996年演習的時候泄了密,今天要到北京來自首,大陸怎麼看待這件事,大陸會判他的刑嗎?會判多重?
張銘清:有媒體報導香港同意謝長廷訪問,這個報導是缺乏事實根據的。謝長廷先生訪港的問題,將根據有關臺灣和香港地區民間往來的有關規定和兩岸關係的情況來加以處理。第二個問題,我們有關方面已經注意到張志鵬先生在記者會上所表明的態度。
《人民日報》記者:有消息表明,臺灣當局放言要在有關證件上加注“臺灣”字樣,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臺灣當局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不能不引起全中國人民的高度警惕。不論臺灣當局採用什麼方式企圖分裂祖國,都將遭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堅決反對,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中央電視臺記者:李登輝本月26日再度赴美,這次您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李登輝長期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是“臺獨”分裂勢力的代表,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已經下臺的李登輝去美活動,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圖,他製造分裂的圖謀是不可能得逞的。
中央電視臺記者:中央電視臺赴臺的駐點記者已經準備赴臺了,請問大陸赴臺記者的最近情況?
張銘清:兩岸新聞交流特別是駐點記者採訪的問題,在兩岸新聞界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的新聞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現在存在著嚴重的失衡問題。臺灣記者到大陸來採訪達到5000人次,而大陸記者到臺灣去只有200人,比例是25:1。從目前提到的駐點採訪問題,我們大陸方面對臺灣媒體來大陸採訪沒有什麼限制,而且到現在為止已經有8家臺灣的媒體被批准到大陸來駐點採訪。而臺灣當局批准大陸媒體到臺灣採訪只限定為4家,而且每家只有2個人。所以我們認為臺灣當局的限制是非常不合理的,不僅使大陸媒體有很多的意見,包括臺灣媒體的朋友也提出很多意見。一方面是沒有限制,一方面是不合理的限制,究竟是誰在推進兩岸新聞交流的發展,結論是不言自明的。我們希望臺灣當局儘快改變對大陸媒體駐點採訪不合理的限制,這樣才能體現他們有誠意和有善意推動兩岸新聞合作,這樣兩岸的新聞交流和合作才能健康地發展。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6月20日,臺灣軍方首次進行了“愛國者”導彈實彈試射。兩岸的軍事最近好像一直在較勁,北京方面會不會在東南岸海加大軍事動作,請問你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兩岸對話與談判,臺灣安全的根本要建立在和平談判和統一的基礎上,而不是要訴諸武力。臺灣當局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沒有誠意來真正改善兩岸關係,這只會加劇臺灣海峽緊張局勢,這是完全違背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願望的。我們認為,臺灣當局應該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認同“九二共識”,應該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儘快的進行兩岸和平統一的談判。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臺灣要在護照上加注“臺灣”完全是從技術和方便角度考慮的,也就是說,在“中華民國”的前提下後邊加括弧寫臺灣,並沒有政治上的引申,不知道大陸怎麼看這個問題?愛國者導彈試射結束,有外電顯示,東山島的演習好像有擴大的驅勢,這個演習是結束了,還是要繼續延長?
張銘清:關於臺灣護照加蓋“臺灣”的問題我剛才已經回答了,你說臺灣當局是以技術的理由這麼做,我認為是不能成立的。另外,關於軍事演習的問題,我上次記者會上已經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東山這次舉行的軍事演習,是年度的例行性演習,旨在提高部隊的做戰水準,至於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我不太清楚。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在“三通”問題上,我們希望臺灣能夠立刻解除“戒急用忍”的政策,但是大前提是“一個中國”,您是不是認為可以把這個大前提先放在一邊,是不是只要取消“戒急用忍”就能為兩岸談判提供另外一個契機?
張銘清:兩岸的“三通”問題,只要是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之內,可以用民間對民間,企業對企業,公司對公司的形式談。
美聯社記者:謝長廷訪港要看兩岸關係,請您評估一下,現在兩岸關係怎麼樣?
張銘清:大家很清楚,臺灣當局新領導人上臺之後,我們提出的兩個明確承諾,就是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和“九二共識”。到現在臺灣當局都沒有這樣做,既不接受“一個中國”,也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兩岸緊張的根源並沒有消除。現在有一種說法,說兩岸關係是穩定的,我認為這個說話是不正確的。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很多媒體認為,臺灣年底的“立委”選舉將會出現沒有一個政黨過半的局面,請問您對這樣的局面感到擔憂嗎?臺灣的政局會出現混亂嗎?是不是會出現一個互相制衡的結果?
張銘清:我個人認為很可能出現三黨都不過半的情況,這只能加劇臺灣政局的混亂。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記者:大陸目前採取不與民進黨政府往來的態度,是不是代表只要是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兩岸關係都不會有什麼進展?
張銘清:你提到的不與民進黨往來的說法我有一些看法,不是我們不願意跟他們往來,是他們自己關閉了大門。只要他們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只要接受“九二共識”,隨時可以跟他們談,我們就不會拒絕與民進黨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