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1-9-26)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1-9-26
在9月26日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張銘清首先向遭受颱風災害的臺灣同胞表示了親切的慰問與良好的祝願。
張銘清:最近,臺灣地區遭受了強颱風的襲擊,引發了洪水,造成了臺灣同胞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損失。有道是“水火無情人有情”,兩岸同胞血濃于水,情同手足。在臺灣的災情發生之後,全國臺聯、海協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先後發電錶示慰問。我也在本月十九號,發表了講話,對受災的臺灣同胞表示慰問。今天我想借此機會,再次代表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因為颱風遭受傷害和造成財產損失的臺胞表示親切的慰問,對在災難中不幸罹難的臺灣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我們希望廣大臺灣同胞能夠儘快地走出災難的陰影、重建家園。再過五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秋佳節到來的時候,我也想向廣大的臺灣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各位臺胞身體健康、闔家團圓、精神愉快、萬事如意。
臺灣《聯合報》記者:我記得在“9.21”臺灣發生大地震的時候,大陸的動作非常快,立刻就表達善意地要幫助臺灣,設立了救援隊、派了專家,還贈送了毛毯、衣物等物資,最後臺灣只接受了大陸紅十字會的捐款。發言人在上一次的會上也表示,大陸要對臺灣盡可能地進行援助,我想問的是,這次颱風,臺灣遭受的經濟損失不比“9.21”大地震小,重建的過程將會很艱巨,請問一下大陸提供援助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張銘清:我在19日發言的時候曾經提到“我們願為受災同胞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為了落實這個援助的具體辦法,中國紅十字總會在22號致電臺灣的紅十字組織,希望臺灣的紅十字組織提供需要的物資和具體醫療的項目,中國紅十字總會的同志告訴我,臺灣紅十字組織表示非常感謝大陸的支援,因為這次颱風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現在不需要具體的援助。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9·11”美國受襲之後臺灣民眾和北京都非常關注反恐的問題,現在臺灣比較擔心因為美國受襲之後無暇管理兩岸之間的事,北京會不會對臺灣改變了以往所謂的不動武的方式?如果持續推動以和平統一的方式來進行的話,那麼北京會不會尋求和臺灣一起打擊恐怖主義和增加引渡犯罪條文這些做法?
張銘清:關於反對恐怖主義這件事,江澤民主席、唐家璇外長和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了堅持反對國際恐怖主義的立場,我們堅決反對有人企圖利用這一事件阻撓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關於臺灣方面擬開放大陸人士赴臺旅遊一事,目前大陸方面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張銘清:關於臺灣方面開放大陸同胞赴臺旅遊的問題,這件事提了有一年多時間,我們一貫主張按“一個中國,直接雙向,互利互惠”原則實現兩岸“三通”。兩岸民眾多來往、多交流,有益於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加深兩岸同胞情誼。在開放赴臺旅遊問題上,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臺灣當局提出具體辦法。大陸方面已經做好了開放人民赴臺旅遊的所有準備。
臺灣電視公司記者:10月份在上海就要召開亞太經濟會議,陳水扁多次表達意願,希望參加這個會議,到目前為止大陸仍就不同意陳水扁參加,請問辜振甫先生和蕭萬長先生是不是合適的人選?
張銘清:關於臺灣派員參加APEC會議的問題,我們將會遵照APEC會議的有關規定和前幾次會議的慣例來處理。
臺灣真相電視臺記者:兩岸即將加入WTO,臺灣開放銀行到這裡設辦事處,這些銀行什麼時候可以正式從事融資匯兌的業務,有沒有時間表?
張銘清:根據1992年9月關貿總協定,在中國加入WTO之後,臺灣地區也可以以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現在兩岸WTO工作組工作已先後結束,定於11月份舉行的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或WTO總理事會通過中國加入WTO後,將審議通過臺灣的加入文件,這樣雙方將按照1992年9月GATT理事會主席聲明的精神先後加入WTO。
入世後,兩岸雙方將同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這將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也為兩岸直接“三通”的儘早實現提供契機。所以我們將繼續鼓勵臺胞到大陸來投資,現在的問題是臺灣當局應該儘快地、真正地解除“戒急用忍”政策,改變限制臺胞投資大陸的做法,這樣臺商才能夠搶佔商機,促進兩岸經貿發展和繁榮。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記者:對臺灣不久前召開的“經發會”達成關於兩岸經貿的36項共識,例如關於兩岸“三通”、開放陸資赴臺、開放澎湖為直航據點、臺資銀行到大陸設立分行等,特別是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替代“戒急用忍”政策,國臺辦有何評論?
張銘清:我們注意到,在這個會上,包括臺灣工商界在內的臺灣各界人士提出的“積極開放兩岸經貿及投資”、“積極推動兩岸通航”等要求,作為共識得到確認。這表明,在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內在需要和未來方向的背景下,儘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積極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當局有關部門最近稱,落實有關兩岸經貿共識沒有時間表。臺灣當局能否認真地落實這些共識,我們將拭目以待。
我們一貫主張,只要是有利於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有利於儘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符合臺灣工商界和廣大民眾利益的,我們都樂觀其成。事實說明,遲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積極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受惠者首先是臺灣廣大的工商業者和民眾。在實現兩岸“三通”的過程中,一切符合“一個中國、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的主張,我們都贊成。從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著想,我們也同意,只要把兩岸“三通”看作為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就可以用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協商的辦法,儘快地通起來。希望臺灣當局順應潮流,尊重民意,儘快取消不合情理的限制,為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作出切實的努力。
記者問:兩岸即將加入WTO,今後的兩岸經貿關係能否有大幅進展?大陸對臺商的優惠政策會否取消?能持續多長時間?
張銘清:根據WTO的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1992年9月理事會主席聲明所確定的原則,在中國加入WTO後,臺灣將以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區(簡稱“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現在兩岸WTO工作組工作已先後結束,定於11月份舉行的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或WTO總理事會通過中國加入WTO後,將審議通過臺灣的加入文件,這樣雙方將按照1992年9月GATT理事會主席聲明的精神先後加入WTO。
入世後,兩岸雙方將同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這將有助於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也為兩岸直接“三通”的儘早實現提供契機。
台灣網記者:對陳水扁在“經發會”上表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構建兩岸關係”的評論,如果陳水扁表示“中華民國憲法即是一中架構”,是否可以理解為他接受了一個中國原則?
張銘清:一個中國原則具有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也是舉世公認的現實。在兩岸關係中,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新華社記者:據報道,錢其琛副總理在一次談話中指出“只要臺灣當局同意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解決臺灣問題,我們可以耐心等待”,是否屬實?這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的說法似不一致,是不是有新的調整?是否表明大陸將延長對臺灣的觀察期,同時等待陳水扁作出進一步的反應?
張銘清: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中國政府已將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列為進入新世紀的三大任務之一,反映了所有中國人的共同願望。臺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錢副總理在講話中強調“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人民堅定不移的決心,是我們神聖的歷史使命”。他指出“在發展兩岸關係問題上,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兩岸談判,迅速三通’”。錢副總理說“只要臺灣當局同意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解決臺灣問題,我們可以耐心等待”。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和誠意,同時也體現了我們不能容忍臺灣問題無限期拖延下去的一貫立場。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錢其琛的講話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他以前說臺灣可以維持政治體制不變,現在說是政府的架構不變,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以前政治體制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而政府架構是說保留“總統”選舉制,維持現在的“五院制”,是不是說北京政府對兩岸的政策有了大的突破?
張銘清:關於一個中國的問題,關於早日解決臺灣問題,我們的領導人說的很明確,你要對錢副總理的講話有全面的理解,不能夠斷章取義、進行引申並加上自己的解讀。在中國的問題上,錢副總理講過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如果你對講話的引申與我所說的原則不一樣,那麼你就是誤解。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記者:一開始您就談到對臺灣同胞遭受颱風的善意,您一直說對臺灣有善意,大陸要和平統一,怎麼樣我們才能真正感覺到大陸的善意呢?
張銘清:大陸的善意一直在不斷的釋放中,包括一個中國最新的提法,中國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包括實現兩岸“三通”,可以民間對民間,企業對企業,公司對公司談起來。諸如此類的善意還有很多,在發展兩岸關係,特別是促進兩岸“三通”的問題上。雖然大陸的善意在不斷釋放,而臺灣卻不承認一個中國,不承認“九二共識”,甚至不承認是中國人,我認為再多的善意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會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