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3-3-26)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3-3-26
3月26日,國務院臺辦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舉行了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張銘清就胡錦濤總書記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對臺工作的重要講話等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張銘清:3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就做好新形勢下的對臺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胡總書記的講話內容豐富,意義重大。我們理解,主要有四點:一是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度重視對臺工作,體現了我們黨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二是充分體現了全國人民致力於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共同意志和迫切願望;三是充分體現了我們對臺方針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性;四是充分體現了對臺灣同胞的關心、理解和希望,致力於與最廣大的臺灣人民一道,共同維護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共同爭取實現和平統一,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胡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對臺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必將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
臺灣《聯合報》記者:新政府的人事已換屆完成,請問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是否已完成改組?最近,大陸會不會發表一個跟臺灣問題有關的白皮書?
張銘清: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已經列入我們黨新世紀的三大任務之一。黨的十六大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所以,不管是胡總書記的講話,還是溫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都傳遞出明確的資訊,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八項主張,推進兩岸各項交流,推進直接“三通”,爭取我們國家的完全統一能夠早日實現。
至於你提到的人事問題,我不知道有什麼變化。即使知道,也不適宜在此場合發佈。目前,我們已經有2個白皮書,並沒有打算出第三個有關臺灣問題的白皮書。
臺灣TVBS記者:最近美伊戰爭打的很熱,大陸堅決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但臺灣方面是全力支援美國攻打伊拉克,兩岸對這個問題的觀點相差很大。請問這會不會影響未來的兩岸關係?請問發言人如何看待這次戰爭?
張銘清:我們和各有關方面一直在關注美、英發動對伊戰爭對在該地區的臺灣同胞生命財產安全及有關問題的影響,並做好相應的提供幫助的準備。因此,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我民航總局即表示,歡迎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在有需要時,改飛祖國大陸開放的應急航路到中亞、歐洲。
加強兩岸交流交往,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同時,我們堅決反對任何製造兩岸關係緊張的挑釁言行。臺灣當局應放棄分裂立場,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開放兩岸直接“三通”,擴大兩岸交流,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以利於兩岸關係穩定發展。
至於對這場戰爭的看法,我們的領導人和外交部等有關部門一再表示,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1441號決議的框架下,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爭端。你提到的臺灣領導人發表的支援這場戰爭的言論,不僅受到島內媒體的抨擊,而且和全世界反對戰爭的主流言論也是不協調的。
臺灣真相電視臺記者:前一段時間,美國透過各種管道讓臺灣向美國購買各種武器,第一批軍售的金額就達到1100億新台幣。根據美國的說法,這是臺灣展示防衛自決的表現。請問發言人,大陸對美國向臺灣施壓的看法如何?
張銘清:首先我們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臺灣出售武器。美國這些年向臺灣的軍售,我們認為是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特別是違反了“八一七”公報。“八一七”公報宣佈美國要逐步減少以至完全取消對臺灣的軍售。至於臺灣以種種藉口向美國購買武器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要真正維護臺海的穩定,維護臺灣的安全,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只有臺灣當局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來,兩岸能夠統一,我想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新華社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島內又有人試圖在“立法院”推動“公投立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張銘清: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無論在國內法還是國際法上,都是非常明確的。臺灣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的臺灣。臺灣的前途,應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13億中國人民決定。圖謀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是非法的、無效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昨天發表了言論,提到大陸以新思維面對新格局,請問您怎麼解讀這篇言論?他還表示並未放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的希望。請問您對此事的看法如何?
張銘清:我想辜振甫先生為兩岸的交流,特別是為“汪辜會談”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我特別注意到這位老先生對“九二共識”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儘管臺灣當局有些人否認這個共識,但是他認為的確有這個共識。我們感謝辜老先生在新的形勢之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初衷。
至於你說汪辜新加坡見面的情況,我在上一次的發佈會上已經明確說過,汪道涵會長今年並沒有到新加坡的計劃。
廈門電視臺記者:關於兩岸直航無論空運還是海運,能否允許外國公司參與?
張銘清:兩岸直航是兩岸之間的事,中國政府不同意外國航空或海運公司經營兩岸間航運業務。按中國政府現行有關法規的規定,經批准,在中國註冊的中外合資航運公司可以從事中國的沿海運輸。目前,已有多家中外合資航運公司從事大陸內河及沿海運輸。兩岸直航後,在中國註冊的中外合資航運公司使用在中國登記註冊的自有和經營的船舶和飛機,可以申請參與兩岸直接客貨運輸。
中央電視臺記者:臺灣島內已禁播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的節目,您對此做何評論?
張銘清:你問的這個問題讓我感到非常痛心。
對兩岸新聞交流,我們一直是採取積極、全面推動的態度。臺灣電視節目落地問題,大陸有關部門一直在認真研究、務實推動。事實上,兩岸交流一直處於嚴重的不平衡狀態,我們對兩岸交流的政策要比臺灣方面開放得多、積極得多。
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節目在臺落地已10年,已經是兩岸交流的一個指標性項目,但是在今年的3月6日被禁播。臺灣方面不應該把它作為政治籌碼運用,借臺灣媒體業者利益的名義,把兩岸新聞交流同政治意圖攪在一起,這不利於兩岸關係的穩定,不利於兩岸新聞交流的發展,嚴重損害了臺灣電視觀眾的正當收視權益,與當今資訊時代的發展潮流背道而馳。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剛才您提到在伊拉克戰爭打響之後,中國民航總局已經同意讓臺灣民航班機通過大陸領空取道歐洲。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臺灣的華航和長榮兩家公司已經提出具體申請,目前進展情況如何?3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的5位專家已經到達北京調查非典型肺炎的病例,我們知道在臺灣也有非典型肺炎的病例出現,現在兩岸的相關部門有沒有交流?
張銘清:關於臺灣的航空公司飛經大陸到中亞和歐洲的事情,我們已經有明確的態度。現在已經有一些臺灣的航空公司提出了申請,目前還有一些技術性問題需要兩邊的相關業務部門進行磋商。從總體上來說,沒有問題。對於具體的進展情況,民航部門比較清楚。
至於非典型肺炎的問題,昨天我看到外交部的發言人對此已經有了說法。自去年11月廣東省部分地區開始發生非典型性肺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及時組織醫療機構和專家救治患者、分析病因、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在此期間,中國政府一直在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保持緊密聯絡和合作,搜尋病因。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2月和3月兩次派遣專家來華,與中國專家共同進行研究。衛生部長張文康日前會見了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介紹了廣東省非典型性肺炎的有關情況,雙方同意在此領域進一步開展更廣泛的合作。3月22日,張文康部長在香港與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主任尾身茂博士,就世界衛生組織如何促進本地區會員國之間及會員國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間的合作進行了具體討論。關於中國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我們已通過新聞發佈會和新華社電訊等渠道予以公佈,今後還將以不同方式公佈,並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
祖國大陸關心臺灣同胞的健康和福祉,對近期臺灣出現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問題予以關注。如果臺灣需要大陸的幫助,儘管提出來,我們十分樂意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包括派遣有關專家。我們也願就此與有關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為臺灣同胞提供必要的協助。但是,迄今我們尚未接到這方面的要求。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胡錦濤和溫家寶是新任領導人,請問他們是通過什麼渠道來了解臺灣?國臺辦是不是他們了解臺灣的主要渠道?剛才您提到大陸對臺政策的一貫性和創新,一貫性我們可以理解。至於“創新”,該如何理解?
張銘清: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了解臺灣問題有很多渠道,當然國臺辦是一個渠道,但可以肯定,不是唯一的渠道。他們有廣泛的資訊渠道全面準確地了解臺灣方面的情況。至於你說的第二個問題,我一開始就講了,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我們黨對臺方針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的精神。在他3月11日的講話中,已經有很多創新的說法,比如說“四條意見”,這是他根據當前臺灣形勢和兩岸關係的現狀提出的思考和看法。我們黨的十六大把我們黨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已經說得非常明確。胡錦濤同志是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結合當前的兩岸實際情況所發表的重要講話,內容豐富。
臺灣TVBS記者:兩岸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看法是有差異的,這會不會影響兩岸的關係?臺灣有一些人擔心大陸會比照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方法對臺灣動武,發言人對此如何評論。
張銘清:影響兩岸關係、影響臺灣海峽穩定的主要問題是臺灣當局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而不會因為對伊拉克戰爭有不同看法造成影響。至於你說美國的做法對大陸有什麼參考價值,因為我不是軍事專家,很難對此做出評論。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曾經說過,臺灣同胞是我們的手足兄弟,沒有人比我們更加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而且,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的談話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引用了于右任老先生的詩,非常深情。我看到有些媒體報道的標題是《溫家寶總理談臺灣問題淚光閃爍》,確實非常好。至於用什麼方式動武不是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先考慮怎樣用和平的方式去解決臺灣問題。
臺灣《聯合報》記者:我想知道,在兩岸直航方面明確說不許外國公司參與,只說允許在中國註冊的中外合資航運公司參與。中外合資的外國資本額應該也有所限制,其股份需要佔多少比例?你剛才提到央視被禁播,在沒有被禁播之前,大陸已經研究臺灣電視臺落地的問題,但現在央視被禁播了,大陸方面會不會繼續研究給臺灣電視落地權?開放臺灣記者常駐的步伐是否會因此而停頓呢?
張銘清:中外合資企業在中國登記註冊,而且它所使用的飛機和船舶都可以參加經營兩岸直航業務。至於比例,既然是在中國註冊的,中國大陸的航空、航運企業應該是控股的,外資的股份應該是低於49%。
關於禁播的事情,我剛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正當大陸有關方面正在認真研究臺灣電視節目落地的時候,臺灣做出這樣的決定,毫無疑問會對大陸推進這個工作產生影響,至於影響的程度,還要看臺灣方面解除禁播的態度。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的節目在臺灣已播出10年,現在突然被禁播,是毫無道理的。但是,我要強調,我們推進臺灣電視節目落地的方向是明確的。如果沒有中央電視臺節目被禁播事情的發生,我們推進的步伐會更快。
台灣網記者:再有10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兩岸人民都有在清明節還鄉為親人掃墓的傳統。此前,臺灣曾有人士呼籲,兩岸在清明期間開通掃墓的包機以方便臺商,並提出最好不落地港澳,現在看來包機是來不及了。但還有“五·一”和“十·一”的長假,這也是臺灣有關人士提出的一種期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
張銘清:春節臺商包機返鄉完成之後,上一次發佈會提到,希望以後的包機:第一,不要再繞經港澳。但最近臺灣有說法,要從琉球繞,從曼谷繞,越繞越遠,這不是辦法。很奇怪,臺灣有些人不考慮兩岸直航怎麼做,而是凈考慮怎麼繞,我認為這種思想方法有問題。你提出的清明、“五·一”和“十·一”的包機,我想應該是不要繞,應該是直航。第二,應該是雙向,大陸的航空公司對此已經很有意見。不管是什麼時間,只要臺灣同胞有這方面的要求,大陸方面都會積極配合,而且希望兩岸的航空和海運能夠本著直航和雙向的原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