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遷址後舉行首次新聞發佈會(2003-9-24)

2003-09-24 00:00 來源: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遷址後舉行首次新聞發佈會

  2003-9-24

  9月24日上午10時,國務院臺辦在新辦公地點舉行了首次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李維一、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以及中國民用航空協會常務理事浦照洲就兩岸貨運包機及“直航”等問題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維一:各位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新落成的新聞發佈廳參加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請到了大陸民航和航運方面有關團體的負責人一起出席我們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下面,中國民用航空協會常務理事浦照洲先生和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先生和我一起回答大家的提問。

  臺灣TVBS記者:第一個問題,臺灣方面的貨運包機直航定於9月25日,希望屆時可以開通,但是到目前為至,好象還沒有下落,是否可以核準臺灣的民間航空機構在25日之前來登記。第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呼籲,在貨運包機方面能否順利通行,同時,也希望兩會可以儘速對話。請發言人對此給予評論。

  浦照洲:對於兩岸通航的問題,我們一貫主張應該儘早實現,以利於兩岸同胞的往來和經貿交流。兩岸通航應該本著一個國家內部事務、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的原則處理相關事務。在此基礎上,我們歡迎臺灣的民間航空組織前來就兩岸空中通航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協商,儘快通起來。我們認為,兩岸的貨運包機停經第三地,捨近求遠,應該直航,以利節省時間和經費。兩岸通航應由兩岸航空業者共同公平地參與經營,才能使兩岸直航健康持續地發展,兩岸民眾和工商業者才能在兩岸直航中得到實惠。同時我們認為,不經任何民間協商,單方面宣佈所謂的“兩岸貨運便捷化”時限,這種極不正常的做法是極為不妥的,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李維一:實行兩岸的對話和談判是我們一貫的立場,也是一貫的政策。多年來,我們一直積極加以推進。兩會在10年前,實現了“汪辜會談”,並達成有關協議,這是因為兩會就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了共識,即著名的“九二共識”。這是兩會進行對話和談判的共同的政治基礎。但可惜的是,臺灣當局至今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使得兩會商談被迫中斷,也使得辜老先生和臺灣方面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人士和團體的良好願望無法實現。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據悉,近期大陸有關部門已批准臺資企業——國祥製冷上市,請發言人予以證實。

  李維一:祖國大陸2001年允許臺資企業在大陸發行A股並上市,一些臺資企業也希望借此方式籌資擴大生產,浙江國祥製冷股份有限公司已獲准發行A股股票。我們也歡迎並支援更多的臺資企業在祖國大陸上市。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我想請教三個問題:第一是針對兩會的問題,辜董事長近期提到儘快恢復兩岸對話。日前,大陸配偶在臺灣進行身份認證,有報道說,大部分都是假的身份認證。問題的源頭可能在於海基會和海協長期以來都沒有正式對話的管道,尤其在文書的認證上。兩會若不恢復對話,由此衍生的負面效應很多,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第二個問題請教浦主任,在貨運包機的問題上,大家都很擔心,尤其在航空的部分,因為您也提到過,現在就看扁政府的誠意有多少,來推動包機。那扁政府要推行什麼樣的政策,才代表他們有誠意?什麼時機是成熟的?尤其在明年3月“總統”大選之前展開兩岸協商,如果當時真有民間協商機制啟動,您認為合適嗎?第三個問題請教胡理事長,關於兩岸三地航運的問題,日前,批准了4條航線給大陸航商,臺灣也有2家航商得到兩岸三地的航線。那麼,兩岸直接“三通”沒有正式實現之前,臺灣航商是否可以有更多家取得兩岸三地航線的運營,增加互動交流。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我剛才已經講過,兩會之間的商談有一個共同的政治基礎,就是“九二共識”。對於兩岸的對話和商談,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已多次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什麼問題都可以談,議題是開放的,地位是平等的。目前的問題在於臺灣當局至今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否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會商談的政治基礎,責任完全在臺灣方面。

  浦照洲:我剛才已經說過,民間組織的協商也要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兩岸通航是經濟問題,不應受政治因素的干擾。應該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在直接雙向,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進行協商。

  胡漢湘:剛才提到臺灣航空公司和大陸航空公司通航方面有一些不平衡的地方,我也注意到了。實際上,試點直航也好,兩岸三地也好,還有就是福建沿海,臺灣的金門和馬祖地區,所謂的“小三通”實際是不平衡的。我們祖國大陸到高雄去的基本上都是重箱,試點直航六年來我們已經運了一萬多個航次,252萬個標準箱,到高雄去的佔了52%,而且都是重箱。從高雄過來的,到福州廈門的只佔48%,而且大部分是空箱,運輸上的不平衡是顯而易見的,這跟貿易上的逆差有很大關係。從“小三通”的總數來講,臺灣方面基本是佔74%,大陸方面佔26%,人員方面,從臺灣過來的佔78%,大陸過去的人佔百分之二十幾,差得很多。關於兩岸三地的問題,我們三年來一直沒有批什麼新的公司從事兩岸三地的業務,因為兩岸三地的繞航不是我們一貫主張的兩岸直航,這是捨近求遠,勞民傷財,要繞道日本石垣島,多走將近三分之一的路程。每一個航次,船公司要損失兩萬二千美金。所以,我們不主張繞行第三地。我們已經批准了十幾條航線,我們積極地促進儘快實現兩岸全面直航。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兩岸三地問題沒有經過協商,最近也沒有談到這個問題,只要把我們兩岸的“三通”按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按照雙向直航、互利互惠的原則,經過協商,我想剛才這位記者提的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

  新華社記者:據報道,上海即將開放臺胞落地辦證,請予證實。開放的時間,具體的規劃如何。為進一步方便臺灣同胞入出境,大陸方面有何進一步的考慮。

  李維一:據我了解,公安部出入境管理部門已授權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機關為臺胞落地辦證,有關前期籌備工作正在抓緊進行。為方便臺胞往來大陸,有關部門正就進一步簡化臺胞入出境辦證手續研擬具體措施,以使臺胞往來大陸更加方便、快捷。

  《中國日報》記者:我想問胡主任一個問題,是否貨運包機直航實現的前提必須是臺灣方面同意直接雙向,而不會像春節期間會接受臺北方面單向來大陸?

  浦照洲:我們一貫主張兩岸直接通航,航空通航方面的定期航班或是不定期的包機運輸都應本著在一個國家內部事務的原則處理,雙向直飛。

  中央電視臺記者:據報道,大陸農業專家表示願意為臺灣的農作物種子進行太空搭載的實驗,請問有何具體規劃。

  李維一:空間育種技術在大陸進行了多年的實踐,在這方面取得了相當的進展,有關技術日漸成熟。這項技術對於提高農業作物的產量非常有益。最近,我們大陸有關農業專家表示願意通過神州五號的飛行,搭載臺灣農作物的種子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我們認為這是有利於兩岸農業合作的事情,有利於增進臺灣農民的利益,我們樂觀其成,並積極予以推動。

  鳳凰衛視記者:對於9月25日臺灣方面要實行貨運包機直航,大陸方面持何態度。另外想求證一下,目前是否已經有兩岸的航空公司就貨運直航達成協定。

  浦照洲:我們認為不經任何民間組織的協商,單方面宣佈貨運包機的時限是極不正常的做法,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目前兩岸的民間組織包括航運業者沒有進行協商。

  臺灣《聯合報》記者:目前,滯留在臺灣的大陸偷渡客比較多,臺灣的警察局和看守所人滿為患,在農曆節,比如說中秋節、春節的時候,這些偷渡客情緒都非常不穩。有臺灣的輿論批評這些偷渡客耗用臺灣的財政及警察人力去看守,他們也指責說大陸不願意把這些偷渡客儘快地接回去,把爛攤子留給臺灣來收,他們表示不滿。不知國臺辦對於儘快把大陸偷渡客接回大陸,是否會儘快催促海協或是紅十字會來落實。第二個問題請教浦主任,您剛才雖然已經提到通航的問題是一國內部事務,應雙向對飛。春節包機如果沒有大陸航空公司參與的話就飛不成,您對此能否明確表示YES或NO。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我們對於偷渡行為歷來主張是依法進行嚴厲打擊和取締的。之所以出現了這樣一些情況,臺灣方面的蛇頭集團的一些犯罪行為是非常嚴重的,臺灣當局對打擊和取締蛇頭集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於偷渡客的遣返,我們按照金門有關協議在積極進行。對於已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像最近8月26日發生的偷渡女到臺灣被溺斃的事情,剩餘的20位生還者,我們積極地和臺灣方面聯繫,爭取儘速遣返。但是臺灣方面表示因為有關破案的問題和調查取證的問題等等,目前還不能遣返,所以一直被延遲。

  浦照洲:對於兩岸通航,我剛才已經講過,應該是由兩岸的航空業者共同公平參與,無論是從航空慣例來講,從一般商業公平的原則來講都是合理的。將來不論是定期航班還是搞客運包機、貨運包機都是應該本著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來處理。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關於兩岸犯罪的問題,之前在臺灣有消息說臺灣的治安單位尤其是高層的警界,絡繹于兩岸之間。我們想請教您的是關於兩岸在合作打擊犯罪方面是不是有些具體的成果。

  李維一:對於兩岸之間的犯罪,我們歷來是依法打擊的。至於你說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

  廈門電視臺記者:臺灣當局目前在新公佈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綱要中,把明朝中期以後的中國歷史納入到世界歷史範圍中,請發言人對此發表評論。

  李維一:這是臺灣當局在教育領域推進“漸進式臺獨”的一個嚴重步驟,但是,歷史是不可能由“臺獨”分子任意篡改的,這進一步暴露了臺灣當局推行“一邊一國”論,進行“漸進式”臺獨政策的用心。臺灣一小撮政治人物為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而做出這種為中華民族子孫萬代唾罵的卑劣行徑,理所當然地受到廣大臺灣學術界和教育界人士的反對,當然也遭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反對。我們注意到臺灣輿論界的一些批評,我印象很深的有四個字——“荒謬絕倫”。

  葡萄牙新聞社記者:海協在澳門有一個辦公室,請問他們的主要任務和工作是什麼?

  李維一:他們主要從事一些有關兩岸同胞之間往來和交流的服務性的工作。比如,最近四位被臺灣蛇頭推入海中淹死的大陸女子的家屬,在往返兩岸過境香港的時候,海協駐澳門辦事處的人員就到香港機場幫助辦理相關手續,提供相關服務。

  中新社記者:我們知道前不久,台塑董事長王永慶率團來大陸進行考察。他的這次訪問比較低調,新聞媒體好像都很難採訪到他。據說他還拜會了中央有關領導,不知您能否證實此事。

  李維一:王永慶先生來大陸進行的參訪活動,我沒有參加,所以我對此不了解。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對於陳水扁的“兩岸直航三階段論”和臺“行政院”公佈的《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李維一:為方便兩岸同胞間的交流交往,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對促進兩岸直航早日實現,我們態度一直是積極的誠懇的,併為之進行了不懈努力。但迄今為止,兩岸直航未能實現,其障礙所在,也是眾所週知的。臺灣當局一邊表示要推動直航,一邊又繼續設置障礙,這不是真心實意推動直航的做法。

  我們主張,按照一個國家內部事務、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處理兩岸直航相關事宜,這樣才能維護兩岸的共同利益。任何人企圖把兩岸直航說成是“國與國”之間的通航,或在技術層面將兩岸航線變相“國際化”,我們都是堅決反對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請問發言人,關於航線的部分,過去的航線定義可以看得出有彈性變化的空間,從定義為“一國之內”到“特殊航線”,可以繞過敏感問題談兩岸航線,最後就定義為“兩岸航線”。請問這個定義的範疇,現在是維持原來的口徑,還是有不同的解釋?第二個問題,臺灣過去幾天提到有關國際反恐的問題,其中提到防止駭客入侵的問題,臺灣有意願跟大陸共同完成這個防止駭客入侵的任務,您認為兩岸在這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有空間和可能性嗎?第三個問題還是要再次請教胡理事長,在兩岸三地的航線中,目前是批准了四條航線,落地航線都是由大陸航商取得的,臺灣航商在取得航線的問題上,目前是兩家,有可能再多兩三家嗎,以此作為兩岸直接“三通”之前的善意的表示?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的立場我已經講過了,兩岸“三通”是兩岸間的經濟事務,這是我們所一貫主張的。同時我們也明確主張,任何把兩岸“三通”當成國與國的事務來處理是我們堅決反對的,這個立場我們是一貫的。特別是臺灣當局最近又說要在“一邊一國”的架構下來推動兩岸直航,這是行不通的。關於駭客的問題,你指的是網路攻擊行為,我們是依法予以打擊的。

  胡漢湘:剛才我已經介紹了兩岸在航運方面出現的不平衡,我認為只要按照我們一個國家內部事務來處理這個問題非常容易。我也多次講過,我們從來不計較誰多一點,誰少一點。現在臺灣的航商在祖國大陸有2個獨資公司、4個合營公司、38個代表處,可是大陸的公司在臺灣一個沒有,既沒有獨資公司、合營公司、代表處,連攬貨的權利都沒有,所以又是一個不平衡。剛才你說的兩岸三地,我已經重復過,我們不主張這種繞航的方式,我們要積極地、主動地、務實地推動全面直接“三通”。只要按照我們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來處理,兩岸業者進行商談,本來就是個經濟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臺灣才有臺中、高雄、基隆和花蓮四個大的港口,而大陸對外開放的港口就有170多個,這是不可能平衡的。但在一個國家內部,不存在這個問題,多點少點都沒問題。只要兩岸坐下來商談,問題很容易解決。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您剛才說有一家臺資公司被批准在大陸上市,批准的具體日期能不能再介紹一下?就您的了解,現在有多少臺資企業正在申請在大陸上市?

  李維一:是最近批准了這家臺資企業在大陸發行A股上市,批准的具體日期我不掌握,其他一些臺資企業希望借此方式籌資擴大生產,也提出了上市的申請,詳細數字我了解後再設法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