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4-2-25)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4-2-25
2月25日,國務院臺辦在釣魚臺大酒店舉行了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李維一與新聞出版署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化鵬就海峽兩岸新聞出版交流等問題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維一:今天國臺辦新聞發佈會的主題是,請新聞出版總署臺灣事務辦公室王化鵬副主任介紹兩岸出版界開展交流與合作的有關情況。在此之前,我先就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兩岸關係中的一些問題發表看法。
關於陳水扁聲稱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上次發佈會上我們已經表明瞭態度。雖然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穩定和發展的基礎。陳水扁上臺4年來否認“九二共識”,不斷進行“漸進式臺獨”分裂活動。他四年來的所言所行,無一不是在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現在陳水扁打著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利用公投大搞“臺獨”分裂活動,同時卻又在大談建立所謂“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如果陳水扁真有誠意,就應該承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對話與協商得以恢復創造條件。否則,那只是又在欺騙臺灣民眾和國際輿論。
我們已經表明,不管臺灣當局以什麼樣的藉口發動針對大陸的“3·20公投”,都掩蓋不了其“臺獨”分裂的本質。相當多的臺灣民眾不贊成陳水扁當局搞“3·20公投”;國際社會也對陳水扁當局“3·20公投”的動機表示質疑。這樣的公投不是維持臺海和平,而是破壞臺海和平與穩定,企圖改變臺海現狀。
下面,請王化鵬副主任介紹兩岸新聞出版交流方面的情況。
王化鵬:兩岸出版交流從1988年開始,至今已15年。兩岸的出版交流逐漸由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從一般交往到實質性合作。隨著兩岸加入WTO,大陸出版界遵循《出版管理條例》、《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外商投資印刷企業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積極開展兩岸出版界的交流與合作,在堅持WTO規則的前提下,對臺商投資大陸的項目採取同等優先的原則。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兩岸出版界互辦的書展、期刊展逐漸增多。
臺灣出版界近年來到大陸參加的書展、期刊展包括: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版權貿易洽談會、專項臺灣書展、臺灣期刊展覽、全國書市、全國圖書訂貨會等。大陸出版界近年來多次赴臺灣舉辦的書展、期刊展,參展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今年7月,應臺灣圖書發行協進會邀請,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將組織大陸書刊發行界同行赴臺舉辦“大陸書刊展銷會”。今年10月,應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邀請,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組織大陸出版社將赴臺舉辦“2004年祖國大陸圖書展”。今年5月全國書市及9月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將邀請臺灣出版界人士參加。
二、舉辦兩岸的出版聯誼會議。
1995年,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臺灣圖書出版協會、香港出版總會聯合成立了“華文出版聯誼會”,每年輪流在香港、臺北和大陸舉行,至今已舉辦了八屆。中國音像協會與臺北市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成立了“兩岸音像藝術開發聯誼會議”。
三、舉辦兩岸的出版研討會。
自1989年起至今,兩岸出版研討會連年舉行。在出版、編輯、發行、印刷、物流、經營管理、版權貿易等方面進行了較廣泛和深入的研討。
四、開展版權貿易。
近年來兩岸的版權貿易日益頻繁。據統計,1998年大陸引進臺灣版權871項,輸往臺灣出版權403項;1999年大陸引進臺灣版權770項,輸往臺灣版權201項;2000年大陸引進臺灣版權968項,輸往臺灣版權459項;2001年大陸引進臺灣版權1366項,輸往臺灣版權787項;2002年大陸引進臺灣版權1278項,輸往臺灣版權755項。兩岸的版權買賣逐年呈上升趨勢。
五、開展兩岸出版物的進出口業務。
目前大陸有38家有進出口權的圖書公司,每年進口臺灣的出版物到大陸,也將大陸的出版物出口到臺灣。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開辦“臺灣書店”及“閩臺書城”經銷臺灣出版的圖書,為大陸的讀者及在大陸工作學習的臺商提供了閱讀方便。
六、兩岸出版合作。
人民郵電出版社《學電腦》雜誌與臺灣《PCHOME電腦家庭》雜誌進行版權合作,《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于2003年5月1日實施後,福建省外文書店和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合資興辦的“閩臺圖書有限公司”已捷足先登。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與臺灣信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合資設立“江蘇寧誼文化實業有限公司”從事大陸版圖書、期刊的零售業務。據統計,2002年至今臺資在大陸成功投資印刷項目共42項,投資總額2.14億美元。
七、兩岸出版界人士互訪日益增多。
臺灣出版界人士持回鄉證回大陸訪問,每年來訪出版界人士數以千計。大陸鼓勵出版界人士赴臺交流,因而每年也有近50個團組,500人次赴臺,在合作出版、編輯、發行、物流、印刷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臺灣TVBS記者:在“二·二八”期間,臺灣要組織一個“二·二八百萬人牽手護臺灣”的活動,目的是“要和平,反飛彈”;陳水扁近日提出了在“兩岸穩定的架構”下,未來要在北京和臺北互派代表,以展開協商,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57週年。57年前,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這個事件是臺灣同胞反對專制統治,要求民主的歷史事件。現在臺灣有人借紀念“二·二八事件”,挑動臺灣民眾的對立,製造兩岸關係的緊張。甚至有人說,“二·二八”是“臺獨”的開端,這是嚴重的對歷史的歪曲,也是對臺灣民眾根本利益的違背。
第二個問題,在開始時我已經講過。兩岸問題的現狀和其癥結所在,大家都是清楚的。陳水扁四年來的所作所為也是非常清楚的,他的說法無非是在進一步欺騙輿論,愚弄臺灣民眾。其目的何在,我想大家也都是清楚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日前,有日本媒體和臺灣媒體報道,陳水扁派遣密使向大陸官方保證,當選之後,絕不會宣佈“臺獨”,此說是否確有其事?另外,海基會近日致函海協,通緝臺商張益松和陳由豪。請問張益松和陳由豪是否在大陸?大陸有關方面將如何處理此事?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臺灣選舉期間出現了許多不負責的流言,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不是相信?第二個問題,我們對你所提的這兩個人的近況不了解。
廈門電視臺記者: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出臺了一個有關貨運發展政策的說明書,主張兩岸應全面通航,以挽救島內海、空運競爭力下滑的頹勢,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請問王先生,您剛才提到臺閩書城在建設中遇到一些困難,困難會阻礙項目的實現嗎?
李維一:兩岸實現直接通航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是顯而易見的。祖國大陸于1979年就提出了兩岸“三通”的呼籲,前不久國務院臺辦發表了兩岸“三通”政策說明書,全面闡述了我們的立場觀點,對此大陸方面一直予以積極推動。我們希望臺灣當局從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切實採取有效措施,為兩岸直接通航做些實事。
王化鵬:閩臺圖書有限公司是于2003年7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同意的首家由海峽兩岸書商共同投資的分銷企業。運營近兩年來,經閩臺雙方積極探索、努力拓展,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與發展潛力。閩臺書城的營業開了閩臺書業界合作之先河,在兩岸書業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書城為今後兩岸文化活動提供陣地,架設橋梁。目前閩臺書城已得到讀者的認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閩臺書城運營至今已銷售各類圖書1200多萬元;引進臺版圖書80萬元,銷售20多萬元。2003年8月,擴大了經營面積,使經營面積從原來的3000平方米擴大至7000平方米,在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還降低了成本。效益是非常不錯的。
臺閩書城至今仍未開張,但臺灣方面的發行商是非常樂意儘快把書城辦起來的。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在最近一場臺灣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中,兩位都提到兩岸主權爭議的問題,您認為兩岸主權爭議是不是應該暫時擱置?另一個問題,《海峽時報》報道大陸領導人胡錦濤在玉泉山的軍事指揮所成立了一個辦公室,隨時因應臺海局勢變化,臺灣持續進行“公投”是不是更增加了臺海局勢的緊張,是不是意味著臺海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
李維一:我們的一貫立場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雖然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任何企圖將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言行,都是我們堅決反對的,也是註定要失敗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多次指出過,臺灣陳水扁當局執意進行針對大陸的“3·20”公投,就是要製造兩岸關係緊張,製造臺海局勢緊張,破壞臺海地區的安定,我們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中央電視臺記者:據報道,針對今年元旦大陸與港、澳實行CEPA,臺灣“陸委會”也建立了“港澳臺商聯繫機制”,以因應CEPA對臺港間貿易與投資方面的影響,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李維一: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分別達成了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這在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共同發展的同時,也將有利於促進港臺經濟關係和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我們非常願意就兩岸之間建立經濟合作機制的有關問題,聽取臺灣各方意見。
《人民日報》記者:兩岸入世後,大陸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和新聞出版總署于2003年5月1日頒布了《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請您介紹一下該辦法的具體程式和資格條件,以及對臺商投資分銷企業有什麼優惠?請問根據《外商投資印刷企業管理辦法》,臺商如何在大陸投資印刷企業,通過什麼程式和需要什麼資格條件?
王化鵬:兩岸加入WTO後,做了一些承諾,包括對新聞出版業的開放。關於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外商可以在中國大陸投資有關圖書、報紙、期刊的零售、批發和連鎖企業。臺商可以在大陸設立獨資或合資的分銷企業,股份比例不受限制。目前可以申請零售的分銷企業,2004年12月1日可以申請批發的分銷企業。設立獨資企業的,臺商到準備設立分銷企業的所在地新聞出版局提出申請;設立合資企業的,由大陸合作方向所在地新聞出版局提出申請,新聞出版局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設立批發企業最主要的一項條件是,註冊資金不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設立零售企業的註冊資金不少於500萬元人民幣。對臺商申請在大陸設立的書報刊分銷企業,將採取同等優先的原則。設立獨資企業的,臺商到準備設立分銷企業的所在地新聞出版局提出申請;設立合資企業的,由大陸合作方向所在地新聞出版局提出申請,新聞出版局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從事出版物、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外商投資印刷企業註冊資本不得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從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經營活動的外商投資印刷企業註冊資本不得低於500萬元人民幣。
臺灣中央社記者:兩岸出版交流日益密切,我們注意到日前國臺辦的下屬單位成立了一個兩岸出版交流中心。請問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的功能,以及和兩岸出版交流,包括與版權貿易是否有關聯?第二個問題,孫亞夫先生已經提升為國臺辦副主任,請介紹一下孫亞夫先生具體的職務分工。
王化鵬:我剛才是從政策方面來講新聞出版,涉及到具體單位,各個單位設立自己的交流中心和發行中心都是允許的。在做兩岸出版交流的時候,必須遵循現行的法律法規。印刷相互投資的設立是沒有障礙的,除了印刷書刊的合資企業需要合資。兩岸的發行單位互相投資設立發行單位也沒有問題,今年12月1日以前是零售,12月1日以後可以放開連鎖和批發。但是,如果在內地臺資設立的發行企業要發行臺灣的圖書,要經過一個進口的渠道。出版方面的交流,期刊可以進行版權方面的合作,對於圖書可以進行任何一本圖書的合作出版。
李維一:有關孫亞夫副主任的具體工作分工,新聞界的朋友不久以後就能知道。
福建電視臺記者:福建省旅遊協會昨天在福州成立了金馬澎旅遊分會,目的是為了促進福建與金馬澎地區的雙向旅遊合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李維一:我們一貫積極促進、推動兩岸民眾的旅遊,臺灣民眾來大陸旅遊我們已經開放很久了,大陸居民到臺灣旅遊由於受到臺灣方面的限制到現在還沒實現。之前臺灣方面多次講要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但是他們把大陸居民分成了三類。前不久又明確規定,只開放原來已經所謂開放的旅居海外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不過是把過去要求的團進團出這項本來就不合情理的措施加以取消。但對大陸居民真正主體旅遊的赴臺則明確表示不予開放。所以,臺灣當局只是在兩岸旅遊的邊緣問題上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大陸居民至今不能赴臺灣旅遊的障礙完全在臺灣方面,我們希望臺灣方面能夠儘快除去障礙。我們也注意到,臺灣旅遊界的人士對於臺灣當局這一限制措施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發佈會結束之前我宣佈一下,下個月因為“兩會”就要召開了。為了便於媒體集中採訪“兩會”,3月份上半月的例行新聞發佈會取消。本次發佈會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