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4-6-18)
國務院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4-6-18
6月18日,國務院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了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李維一就有關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維一:各位上午好!在發佈會開始前,我想說明一個情況。因為國臺辦本月的第一次例行新聞發佈會和另一個部門的新聞發佈會在時間上發生重合,電視臺在播出的時間和頻道的安排上遇到困難,所以,我們把發佈會的時間推延至今。因為時間倉促,我們的改期通知沒有及時通知到部分記者,給他們帶來不便,在此,我向這些朋友表示歉意!發佈會現在開始,請提問。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有部分臺商表示,大陸方面現在有在清查臺商政治傾向的動作,許多人開始疑慮大陸是否有打壓“綠色臺商”的事情,請發言人說明,謝謝!
李維一: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有利於雙方,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20 年來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經濟關係不斷發展,兩岸經貿人士往來日益頻繁,投資與貿易逐年增長,經濟合作規模的領域不斷擴大和深化。廣大臺灣工商界人士為此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我們將繼續鼓勵臺灣同胞來大陸投資,為臺灣同胞提供幫助和服務,依法保護他們的正當權益。當然,對於極個別人一方面在島內公開支援“臺獨”,為“臺獨”分裂勢力張目,另一方面又在大陸賺取經濟利益,我們是不歡迎的,也是絕對不允許的。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我們對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沒有改變。真正干擾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是臺灣當局。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對於張惠妹事件,國臺辦新聞局官員日前已經接受新華社訪問並作出說明,請您在此作進一步的口頭說明,是否有所謂清查“綠色藝人”的事情?端午節將至,有傳言說,大陸方面不讓臺商回去參加臺灣海基會舉辦的端午節聯歡會,請予說明,謝謝!
李維一:我知道大家很關心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們在不久前發表了一個談話。經了解,是因為杭州一些網民看到有關張惠妹的一篇報道後,表示不歡迎張惠妹在當地的一場演出,當地有關部門與主辦單位為避免出現不好預料的局面,經與張惠妹溝通後,臨時取消了她在當地的這場演出。張惠妹對網民的情緒和這種處理方式錶示理解。這是一個個別情況。我們會一如既往地鼓勵並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這裡要指出的是,我們反對和抵制的是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公開支援“臺獨”的極個別的人。這決不是針對廣大臺灣同胞的。
臺灣某些別有用心的政治人物,利用這一個別情況,極盡挑撥、造謠之能事,破壞兩岸同胞的關係。這是極不道德的。
另外,我要說明的是並不存在所謂“清查”臺商和臺灣藝人的事情。第二個問題提到的傳言只是傳言。
廈門電視臺記者:據臺灣媒體報道,由於執行遣返任務的船隻正在檢修,大陸從三月六日暫停遣返作業。目前馬祖、新竹和宜蘭三地收容的偷渡客已達2617人,收容所已接近滿員。臺灣海基會呼籲大陸相關部門能儘快恢復遣返作業,疏導臺灣方面的收容壓力。對此有何評論?
李維一:現在執行兩岸雙向遣返作業的是福建“海峽號”紅十字專用船。“海峽號”專用船從1993年9月啟用,至今已近11年,其主機工作時間已超過1500小時,一直沒有時間安排上架檢修,以致機器經常出現故障,船體損耗嚴重。為確保船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船體必須上架維修。
私渡去臺的根源是臺灣蛇頭集團操作牟利的結果,我們希望臺灣方面加大打擊蛇頭的力度。
香港鳳凰衛視電視臺記者:昨天,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已經率團赴美考察鉅額購買武器的項目。您如何看待臺灣在如此多的反對聲中,還要執意購買這些武器?
李維一:臺灣當局糾集“臺獨”分裂勢力不斷執意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企圖以武拒統,挑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破壞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根本原因。
我們一貫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合作。我們強烈敦促美方恪守美國領導人多次表明的立場,以實際行動履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承諾,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軍事合作,停止售臺武器,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兩國在重要領域的合作。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7月31日,張惠妹即將在北京有一場演唱會。可是現在網民在網際網路上發動抵制的活動。對此,國臺辦的立場如何,是否可能基於維護兩岸文化交流的立場來介入斡旋?日前有學者在網際網路上公開提出“以經濟制裁的手段來反制‘臺獨’”,這種意見是否代表國臺辦的立場?謝謝!
李維一:我們一如既往地積極推進和支援兩岸之間各項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我們反對的是極個別頑固堅持“臺獨”立場,公開支援“臺獨”的個別人,決不是針對廣大臺灣同胞的,不論是企業界還是演藝界。
第二個問題,關於兩岸經濟交流的問題,我們的一貫立場是,兩岸經濟交流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有利於雙方,我們一貫是積極予以推動的。對於極個別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為“臺獨”勢力張目的人,我們是不歡迎的。
臺灣中央社記者:臺灣有報道說,大陸方面對“綠色臺商”和“綠色藝人”進行區別對待:對於臺商,大陸是由官方出面制訂政策,予以限制;對於藝人,是任由民間發動阻撓的動作。對此,您有何看法?
李維一:那只是臺灣單方面的報道。
新華社記者:呂秀蓮最近稱,可將“中華民國”改稱為“臺灣中華民國”。您對此有何評論?
李維一:任何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地位的言行,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決不能得逞的。
中央電視臺記者:美國、歐洲在臺商會,相繼呼籲臺灣當局儘快開放兩岸“三通”,而臺灣當局認為大陸不應為兩岸經貿往來設置政治障礙。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行政院”近日通過180億美元的軍事採購特別預算案。臺灣民眾即將在19日發起一場反軍購的大遊行,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對於臺灣的官方和民間不同的聲音有何看法?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我們注意到最近美國、歐洲在臺商會呼籲臺灣當局儘快實現兩岸“三通”,如果臺灣當局繼續抵制“三通”,很多公司將被迫改變營運計劃,離開臺灣。我們一貫認為,“三通”是兩岸中國人內部的事務,是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的客觀需要,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有利於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多年來,我們一直本著“兩岸‘三通’是一個國家內部事務”和“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為推進兩岸“三通”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兩岸“三通”不能實現的根本原因在於,臺灣當局多年來一直極力阻撓兩岸直接“三通”,並把兩岸“三通”說成是“國與國”的或“準國際”的“三通”,或企圖將其變相國際化。這是兩岸直接“三通”至今不能實現的根本障礙。
關於第二個問題,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其根源在於陳水扁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不斷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只有回到一個中國原則上來,才有臺海和平與穩定發展的基礎。破壞一個中國原則,搞“臺獨”分裂活動,受到損害的是臺灣經濟發展和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臺灣人民對此進行抵制是理所當然的。
《中國日報》記者:日前,美國國防部有一份報告建議臺灣軍方攻擊三峽大壩,以嚇阻大陸對“臺獨”使用武力,您認為這是否是一種恐怖主義的表現形式?第二個問題,曾有大陸學者談到對臺灣進行經濟制裁的可能,您認為隨著兩岸局勢的惡化,是否有可能變為現實?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外交部發言人已經在不久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表明瞭我們的立場,可以登錄外交部的政府網站進行查詢。在此,我想補充一句。我認為,這是某些敵視中國人民的敵對勢力發出的某種狂妄的戰爭叫囂。中國有一句話叫“冒天下之大不韙”,這種情況正是如此。所以,一經披露,即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這種陰謀是不可能得逞的。
關於第二個問題,此前已作了回答。
臺灣《聯合報》記者:“5·17”聲明到現在已屆滿一個月,大陸如何評論這一個月以來兩岸形勢的發展?在聲明中提出的兩條路,大陸方面認為臺灣領導人已經作出選擇了嗎?選擇的是什麼?大陸方面未來將採取什麼措施落實“5·17”聲明?近期,我們發現大陸很多媒體集中報道臺海形勢,尤其是偏重兩岸局勢緊張的部分,請發言人說明臺海形勢真如大陸媒體報道的那麼緊張嗎?
李維一:第一個問題,從我們現在的觀察,我們認為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依然在堅持他的“臺獨”立場,不願回到一個中國的原則和立場上來。這是兩岸關係緊張,臺海和平與穩定受到威脅的根本原因。第二個問題,正是由於這樣一個根本原因的存在,所以引起兩岸同胞的關注,他們不希望這種情況存在。我們在“5·17”聲明中指出了兩條路,臺灣當局領導人必須對此作出選擇,兩岸同胞拭目以待。
葡萄牙新聞社記者:個別臺商在大陸投資賺錢,他們支援“臺獨”,大陸是否會限制這些臺商,停止他們在大陸投資,或採取什麼措施來對待他們?
李維一:我們對那些在大陸賺取經濟利益,在臺灣公開支援“臺獨”的極個別人是不歡迎的,也是決不允許的。
新華社記者: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說,如果大陸回到“錢其琛的立場”上來,兩岸即可以展開談判開放“三通”。您認為這是煙霧,還是提供兩岸談判“三通”的契機?
李維一:我們關於兩岸“三通”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是一貫的,多年來我們為推動實現兩岸“三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去年12月17日國務院臺辦發表的兩岸“三通”政策說明書已經對此作過詳細的介紹。目前兩岸“三通”不能實現的根本原因在於,臺灣當局企圖把兩岸“三通”作為“國與國”的或“準國際”的“三通”,或將其變相國際化。臺灣當局若真有誠意推動兩岸直接“三通”,就應當採取實際措施,儘快取消各種限制條件,不要再為兩岸“三通”設置障礙,以便利兩岸貿易和人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