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2009-12-16)
國臺辦新聞發佈會實錄
2009-12-16
12月16日上午,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范麗青回答了記者提問。
范麗青:各位上午好,歡迎參加本次發佈會,請提問。
新華社記者:有報道說,臺灣有關部門表示,大陸僅制定了161項農藥殘留標準,遠遠低於臺灣的657項標準,這對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造成了影響。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另外,在即將進行的兩會領導人商談當中,會不會對這個問題提出一個解決辦法?
范麗青:經了解,報道中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大陸參照國際通行作法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目前已達807項,並非報道中所說的161項。對於個別大陸種植面積較小的水果品種,臺灣產品輸入大陸時,可以採取臨時性管理措施,由臺灣方面提供該產品在臺的限量標準及相關農藥使用數據和資訊,大陸方面在此基礎上設定臨時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作為進口通關檢驗依據。因此,不會妨礙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我們歡迎越來越多的臺灣優質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請問,陳會長下個禮拜要到臺灣來進行第四次商談,民進黨已經說了,要號召十萬人上街。請問中臺辦怎樣看待這樣的說法?另外,江董事長也提出,他有向陳會長解釋說,到臺灣可能還會碰到抗爭的情況,這代表臺灣的自由和民主。他這樣的解釋,不知道陳會長能接受嗎?
范麗青:陳會長12月21日到25日率領海協會代表團到臺灣訪問,主要是進行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議題已經公佈了,與前三次一樣,都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經濟民生福祉的,是有利於促進兩岸的交流合作的,相信會得到廣大臺灣同胞的支援和歡迎。我們也相信,臺灣方面會採取必要措施,維護海協會代表團在臺灣的安全,確保兩會協商順利進行。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有兩個問題。第一,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會就ECFA問題交換意見,這是否表明兩岸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已經正式談起來?第二個問題,今年8月份,高金素梅女士率團來京參訪的時候,曾經接受中共中央臺辦捐贈的2000萬元人民幣,請問目前這筆捐款的發放情況如何?
范麗青: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對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態度始終是積極的。12月21日到25日,在臺中市舉行的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有望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問題交換意見,這將成為啟動在兩會框架下正式商談的重要契機。
您的第二個問題,臺灣少數民族是“莫拉克”風災受災最嚴重的群體,有鋻於此,中共中央臺辦專門募集了2000萬元人民幣,在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今年8月災後來訪期間,通過代表團專項捐助給臺灣少數民族的受災家庭和同胞。9月1日,中共中央臺辦正式委託代表團指定的“臺灣原住民多族群文化交流協會”代為辦理髮放捐助款項。根據該協會提供的反饋報告,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截止11月16日,這筆專項捐贈已全部發放完畢,共計2153戶臺灣少數民族受災家庭、4769名災區學生接受捐助。對此,我們深感欣慰。 深圳衛視記者:有兩個問題。一是馬英九日前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岸的統一要看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有媒體分析這是他對原來“三不”政策的一個調整,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習近平副主席日前在日本進行友好訪問,而蔡英文也到日本進行活動。外交部發言人前兩天表示,反對蔡英文這樣的“臺獨”分子到日本活動,這是大陸首次將蔡英文定性為“臺獨”分子,請問大陸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態度是否有所變化?
范麗青:對於您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實現國家完全統一。這是我們一貫的立場。您的第二個問題,外交部發言人已經說過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新的補充。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有兩個問題。第一,有關接下來即將登場的“陳江會”的部分,現在臺灣的媒體報道傳出說,陳會長有意到臺灣“中科”去走一走,還有意到災區看望和慰問臺灣受災民眾,目前為止這個行程敲定了嗎?第二個問題是有關ECFA的部分,剛才發言人也特別提到,希望在第四次“陳江會”的時候,雙方能夠啟動。不過,根據報道,臺灣方面定出一個時間表,1月商談,5月商簽。對於臺灣這方面的意見,雙方是否出現了時間上的落差?
范麗青:您的第一個問題,陳會長的行程,這次主要是與江丙坤董事長舉行第四次兩會領導人的會談,陳會長很早也表明瞭希望到“莫拉克”颱風災區來探視受災鄉親的意願,至於是否能夠成行,兩會還在對行程進行具體的協商安排。
第二個問題,至於您說的雙方“出現落差”,從來沒有這回事。何時要商談簽署協議,要視兩岸協商的進展情況而定。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第一,日前臺灣一些警偵部門有表示說,為了避免去年 “陳江會”期間有記者被襲擊的事件,今年臺灣警署預備了防暴服給隨團記者穿。請問發言人,隨團記者會作相應準備嗎?第二,延續ECFA的問題,我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說,目前島內民眾對於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支援率不足五成。請問發言人,島內民眾的支援率是不是會對兩岸商簽這個協議產生影響?大陸方面對此持什麼樣的態度?
范麗青:記者向來是衝鋒陷陣,有新聞的時候都搶在最前面,但是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安全怎麼採訪呢?大家都應顧及的。臺灣方面只要是採取必要的措施,記者是否聽從他們的建議,我想大家可以各自考慮。
第二個問題,臺灣民眾對於簽署ECFA的態度。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目的是要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最大限度實現兩岸經濟的優勢互補,最大可能地追求互利雙贏。所以,相信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會得到廣大臺灣同胞的歡迎和支援的。
臺灣《聯合報》記者:第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臺灣除了想跟大陸簽訂ECFA外,還想跟其他國家簽訂FTA。日前有傳聞,大陸方面因為對臺灣在政治談判上的拖延不滿,而對臺灣和其他國家簽訂FTA有所拖延。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第二個問題,日前有報道說,美國對臺軍售已經箭在弦上,這對下個禮拜“陳江會”的整個進程有什麼樣的影響?
范麗青:對於您的第一個問題,我想,當務之急是雙方處理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問題。至於其他方面的問題,雙方今後可以交換意見,通過協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認為,建立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進程,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
關於您的第二個問題,外交部發言人已就此表明瞭態度。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對臺軍售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你好臺灣網記者:據報道,臺灣有關部門12月2日發出公告,對於大陸游客在臺自由活動作出了“4不準20準”的一個規範。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范麗青:去年6月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發佈《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旅遊注意事項》,規定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期間,應當遵守臺灣地區的相關規定。自去年7月正式啟動以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總體情況良好有序。我們希望臺灣方面為大陸游客提供寬鬆友善的旅遊環境,雙方繼續共同努力,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健康發展。
中央電視臺記者:據臺灣媒體報道,日前在臺北舉行的兩岸著作權論壇期間,大陸代表表示,大陸方面將考慮對臺灣的音像製品進入大陸市場採取兩岸直接認證的制度,請發言人對此予以證實。
范麗青:目前臺灣進入大陸的音像製品主要通過在香港的有關機構來認證。近年來,臺灣業者提出希望由兩岸直接認證,大陸方面已對此作出積極回應。認證機構必須要有足夠的代表性,為權利人所認可。目前臺灣方面的著作權人團體比較多,希望臺灣方面能協調提出各方權利人所認可的、能夠勝任認證工作的權威機構,以便推動兩岸直接認證工作的開展。
廈門衛視記者:據報道,呂秀蓮日前在公開演講中稱,國共兩黨計劃在辛亥革命100週年時,兩黨主席于20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見面,簽訂政治協議。您對此有何評論?
范麗青:對這個問題,我送您8個字:空穴來風,聞所未聞。也就是說,“沒影沒只啦”(閩南語,意即:沒影兒的事)。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昨天馬英九在接見一位學者時說,統一在臺灣的支援度很低,請問中臺辦對這樣的說法有何評價?
范麗青: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
你好臺灣網記者:隨著農曆春節的臨近,有報道說,兩岸春節的機票已經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臺灣有關主管部門希望未來兩岸定期航班能夠取消班次的限制,由航空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申請,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范麗青:春節期間,往返兩岸的民眾一定會大大增加,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今年更是如此。關於兩岸的直航班機問題,雙方已根據兩會簽署的相關協議,將客運班次總量每週增加到270個往返航班。現有航路的飛行流量已經達到了最大限度,大陸的民航主管部門為此也盡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一直希望能夠開闢新的航路,今後,在航路等相關條件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雙方可以根據市場的情況,就增加航班進行磋商。根據春節期間往返兩岸民眾大幅度增加的情況,我們也相信,兩岸的民航主管部門會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作出妥善的安排。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我們知道現在有一些評論說,18號大陸海協會的副會長鄭立中抵達臺灣之後,還會和臺灣海基會的一些人士進行進一步的磋商,特別是如果評估到臺灣“抗議維安”的整體形式不利於會談順利舉行的話,“陳江會”是不是有延期舉行的可能?
范麗青: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兩會領導人第四次商談,已經是確定的事情,兩會在福州舉行的預備性磋商後已經公佈了這次會談的一些事項。我們相信,臺灣方面會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兩會協商順利進行。
臺灣中央社記者:臺灣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得票率大幅上升,這對兩岸關係今後的發展是不是會有影響?請問您如何評論?
范麗青:臺灣地區的選舉,我們一向是不干預、不評論的。
《經濟日報》記者: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在大陸的臺資企業經營情況如何?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
范麗青:國際金融危機對兩岸的經濟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大陸臺資企業的經營情況也有不少受到影響。為此,大陸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來鼓勵、幫助臺資企業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包括對他們提供一些幫助,希望他們進一步開拓大陸的內需市場,以及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融資貸款,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我相信,隨著兩岸經濟形勢的好轉,以及兩岸加強合作、大陸內需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臺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會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到目前為止,有關陳會長在臺灣的行程,細節都沒有公佈,不過大方向的部分已經定下來。請問發言人,第二次“江陳會”的時候,有一場“馬陳會”,兩人沒有就具體問題互相交換意見,第四次“江陳會”有可能達成這樣的目標嗎?
范麗青:一方面,就像你所說的,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的大致安排已經公佈了,我這裡不再重復。另一方面,陳會長此次赴臺的詳細行程,比如幾點幾分到哪,兩會還在協商安排中。
中新社記者:發言人,您好。我剛從臺灣駐點回來,我在臺灣有一個感覺,臺灣民眾對ECFA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范麗青:對於如何進一步讓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工作,更多地被兩岸同胞了解,我想兩岸雙方都有責任,應該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借此機會,我也想多說幾句,我們始終採取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問題,之所以這麼做,我們的出發點其實就是希望能夠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最大可能地追求互利雙贏。因此,兩岸應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秉持相互開放的理念。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願意充分考慮臺灣方面的合理訴求,儘量照顧臺灣同胞的實際利益。現在,兩岸的研究機構都進行了各自的研究,也進行了共同研究。結果表明,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同時,對某些產業和社會群體可能受到的一些影響,兩岸有關各方會認真細緻地加以評估,在商簽協議過程中妥善兼顧,從而使協議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和代價的最小化。
臺灣《聯合報》記者:請教發言人,在四項協議當中有一項是租稅協議,請問一下這項租稅協議的方向和內容,跟大陸與香港簽訂的租稅協議的內容有何不同?是不是會比香港更為優惠?
范麗青:在兩會安排下,兩岸的專家學者已就避免雙重徵稅議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即將召開的兩會領導人第四次會談將就這一問題作進一步協商。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