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4-06-11)
6月11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范麗青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范麗青:各位上午好,發佈會現在開始。請大家提問。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第六屆海峽論壇即將盛大開幕,請問發言人,目前的籌備進展情況怎麼樣?有哪些重要的嘉賓出席?突出亮點是什麼?
范麗青:第六屆海峽論壇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論壇大會將於6月15日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將出席論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新黨主席郁慕明、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及臺灣有關縣市長、縣市議長、臺灣主辦單位代表、各界人士等將應邀出席本屆論壇。
范麗青:本屆海峽論壇的亮點很多,主要會體現在由基層民眾唱主角,進行兩岸民俗、文化、民生、經濟等各領域的交流活動。包括有同名村交流、特色鄉鎮對接、民生交流和諧社區以及“三島論壇”、科技專家論壇、共同家園論壇、金融論壇等等。比如說,有兩項活動是在原有基礎上推陳出新,將會成為兩岸民眾廣泛參與的大型交流。一是媽祖文化活動周,這個活動周從明天就會開始,將會在媽祖祖廟湄洲島上舉行媽祖祭祀大典活動,參加的兩岸同胞有13000多人,其中臺灣民眾有8600多人。二是論壇期間,將同時在廈門市和泉州市舉辦“兩岸特色廟會”,在去年第五屆海峽論壇臺灣特色廟會基礎上加以擴充。廈門市海滄區廟會將舉辦“海峽論壇之夜”活動,臺灣五大城市、七大夜市、120個臺灣美食小吃商家會組團參與,形成“兩岸美食大夜市”,還有文藝演出、趣味大遊園、海滄文創精品大聯展等活動,將一起來展示兩岸美食和共同傳承的中華優秀文化。
新華社記者:最近有媒體報道,臺南市長賴清德在上海參訪的時候提到“臺獨”,稱“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引起島內輿論關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范麗青: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反對“臺獨”分裂圖謀的立場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我們多次講過,對於臺灣人士,無論是誰,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贊成、支援和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到大陸來交流訪問,我們都樂觀其成。我還要強調,大陸和臺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分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日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歡迎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她也說,願意在不設前提的基礎上和張主任會面。分析人士認為,這種不設前提本身就是設置了一個前提,請問發言人您如何評價?
范麗青:我們希望臺灣各黨各派各界人士都積極支援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反對“臺獨”分裂圖謀的立場也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我們真誠希望臺灣的各個政黨都以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廣大民眾的福祉為重,奉行積極、正確的大陸政策,同我們一道開創兩岸關係發展的美好前景。
中央電視臺記者:有傳聞說,大陸目前已經暫停了包括貨貿協議以及爭端解決機制在內的兩岸協商,請發言人予以證實。
范麗青:有關消息不準確。關於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協議商談,兩岸有關方面,包括業務主管部門和產業界一直保持著溝通和意見交換。我們對持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推動ECFA後續協商的態度沒有改變。我們希望繼續加強兩岸經濟合作,造福兩岸同胞,不希望這一進程受到影響。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兩個問題:一是臺灣競爭力論壇日前公佈了一項民調指出,說有超過半數的臺灣民眾對“在臺灣稱臺灣人,到大陸自稱中國人”的行為表示諒解,請問發言人怎麼看待這一現象?二是曾到臺灣行善的大陸知名慈善家陳游標表示,要以個人名義捐款15億人民幣,協助興建金門和平大橋,對此怎麼評價?
范麗青:臺灣的民調比較多,我不一一評論。我們努力促進兩岸民眾溝通交流,加強兩岸同胞感情融洽的政策沒有改變,我們希望更多的兩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加強了解和理解,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鬥。
范麗青:關於您提到的陳游標先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想,兩岸同胞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努力,我們都是應該肯定的。至於他具體的意見建議,有關方面如果看到了,我想他們會加以評估的。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我想問一下張志軍主任的行程,2月份張主任和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見面之後,一直說要到臺灣,現在快六月中旬了,我們想了解張主任上半年有沒有可能去?
范麗青:關於張主任訪台,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也得到了大多數臺灣民眾的歡迎。張主任訪台的具體時間和行程,雙方還在溝通和安排,一旦確定,我們會及時對外公佈。
臺灣中央社記者:在APEC經貿部長會議時臺灣“經濟部長”跟記者說,即便現在沒有服貿協議的爭議,貨貿現在的協商狀態也無法簽下去。發言人可不可以跟我們說一下,目前兩岸就貨貿無法達成共識的原因是什麼?
范麗青:我剛才其實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兩岸有關方面和業者之間一直在保持著溝通和意見交換,如有成熟的項目就可以繼續研究,一起解決。我們希望兩岸加強經濟合作,造福兩岸同胞,不希望這一進程受到影響。我們對推動ECFA後續協商的態度沒有改變。
香港中評社記者::前不久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上“海峽組合”,也就是彭帥和謝淑薇的組合獲得了女子雙打冠軍,請問發言人對這一組合有什麼話要說?
范麗青:“彭謝組合”,大家都看到了,兩個非常靚麗的姑娘,打得非常帥氣,我也是她們的粉絲,希望她們不斷取得佳績。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是,據報道,兩岸旅遊小兩會日前已經達成共識,赴臺個人遊將進一步增加試點城市,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二是,本月28日開放赴臺個人遊已滿三週年了,請發言人對個人遊的發展情況評價一下。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近來,臺灣旅遊業界多次表達了進一步增加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的願望,不久前“海旅會”與“臺旅會”也就此進行了初步溝通,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們將會積極考慮臺灣方面的需求。
范麗青:第二個問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一直保持著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赴臺個人遊從2011年6月啟動以來,現在已經開放了26個城市,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4月,赴臺個人遊累計已經達到了108.37萬人次,可以說一直保持著增長的勢頭,而且在擴大赴臺遊的經濟效益惠及面,以及增進兩岸民眾相互了解、融洽感情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臺灣聯合報記者:最近臺灣的“友邦”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統到了上海參訪,臺灣的外事部門非常緊張,主動公佈了這件事情。我們知道,2008年以來兩岸大交流、大和解,請問發言人對臺灣的“友邦”到大陸參訪這件事情有何看法?未來會不會跟這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范麗青:我也看到臺灣的報道了,這位先生自己說,他來是個人行程。
新京報記者:張志軍主任日前在和吳伯雄會面時提出,大陸將堅定不移地推動兩岸的經貿往來,並將為兩岸基層民眾的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請問在未來可能有哪些政策措施能夠更加有利於兩岸的基層民眾交流?
范麗青:我們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兩岸民眾謀福祉,也願意讓更多的臺灣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受益。這些年,我們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務實措施,已經為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今後,我們將會繼續推行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完善,推出更多的新措施,使更多臺灣各階層民眾在兩岸的交流合作中受益。
廈門衛視記者:臺灣人士到廈門去推介廈金大橋時提到,金門的民意調查,有99%是支援這個項目的,大陸的慈善家陳游標也表示願意捐資,您對兩岸民間力推廈金大橋持怎樣的態度?廈金大橋有沒有可能獲得立項批准或者真正興建起來?
范麗青:我們樂見廈門與金門之間進一步密切各項交流與合作。至於具體的項目,我現在還沒有看到有具體的規劃。如果看到了,我們會評估的。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有臺媒報導說,央行副行長率團訪台,但是行程神秘。您能否透露一下這次劉行長率團訪台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兩岸在金融政策上會有一些比較大的推進?
范麗青:這位央行副行長的訪台行程我不掌握。兩岸在金融界的交流交往是比較多的,對兩岸金融界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作了很好的規定。謝謝。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剛剛您說到,兩岸在繼續推進協商,為了繼續推進,大陸方面會不會對臺灣方面將有更多的優惠或者讓步?環球時報之前發表評論說,大陸的民眾不贊成對臺灣讓步太多,不知道國臺辦有什麼評論?
范麗青: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是互利互惠的,在大陸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願意首先讓臺灣同胞參與並且從中受惠,這是我們一貫的政策。
香港紫荊雜誌社、紫荊網記者:國新辦昨天發表有關香港的白皮書,我想知道臺辦方面有什麼評價?
范麗青:香港已經回歸17年,落實“一國兩制”17年。中央政府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全面客觀地介紹“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功實踐,必將有利於香港長期穩定繁榮,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國新辦已經發佈了相關消息,您可以參考一下。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您剛剛提到,兩岸相關部門並沒有暫停相關協商,還是一直保持溝通。今年下半年,原定臺灣的“金管會”跟大陸的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有一個固定的會面,請問是不是還會如期舉行?
范麗青:兩岸的金融合作有相應的協議,還有相關的監管備忘錄。兩岸有關方面會按照協議和備忘錄進行機制化的聯繫和往來,雙方商量好了,就可以會面。
僑報記者:5月27日臺灣“國發會”公佈新民調結果,67.5%的民眾支援儘快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如果今後兩岸的每一項協議,臺灣方面都要按照這樣一個條例來運作,大陸將如何應對?
范麗青:我剛才說過了,對於臺灣民調,我不一一評論。關於臺灣方面正在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我們已一再表明瞭態度。如果“臺獨”勢力想借“兩岸協議監督”之名,推行“兩國論”和“一邊一國”的“臺獨”主張,破壞兩岸協商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是堅決反對的。
范麗青: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