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5-4-15)

2015-04-15 17:00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415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願意接受大家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率團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他也表示,關於“習朱會”,還在進一步的了解和商討,請問大陸方面對此有什麼考慮嗎?

馬曉光:我們歡迎朱立倫主席率團出席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會與中國國民黨方面加強溝通,籌劃安排好朱主席出席論壇及相關活動事宜,希望通過此訪保持國共兩黨交往,促進良性互動,共同推動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穩步向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將於本月下旬在南京舉辦,請介紹一下這個論壇的相關情況。第二,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兩岸都將舉行紀念活動。日前臺灣有關部門也表示,歡迎居住在大陸的抗戰老兵到臺灣去參與活動。請問對此國臺辦方面有何評論?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2005429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兩黨領導人相隔60年後舉行會談,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確立了國共兩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為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創造了重要條件。

馬曉光: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中共中央臺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基金會計劃于4月下旬在南京共同舉辦紀念“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十週年圖片展,並且召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的研討會。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多次就兩岸同胞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表明瞭態度,作出了說明。我們希望兩岸同胞通過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團結一致、攜手同心,共同致力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臺灣方面在331日遞交了參加亞投行的申請,為什麼臺灣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沒有過?是不是因為名稱的問題?大陸希望是什麼樣的名稱呢?

馬曉光:首先,我要重申,我們歡迎臺灣方面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的態度沒有改變。亞投行是開放、包容的國際多邊開發機構。相信有關各方在今後協商制定章程時,會正面考慮臺灣方面參與亞投行的問題。相信通過務實協商,能夠為臺灣方面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找到辦法。在此過程中,我們願意繼續聽取各方面的建設性意見。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十年前“胡連會”上提出五項願景,目前只剩下“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這項願景尚未實現,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評論?第二個問題,蔡英文表示“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兩岸現狀”,以“峰迴路轉、波平浪靜”八個字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九二共識”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顧“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發佈十週年以來,兩岸關係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特別是在兩岸的經濟合作和其他各領域交流,以及兩岸協商談判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主張應該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地發展兩岸關係。同時我們也認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一些政治問題終究難以回避,所以我們願意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逐步為破解這些政治難題創造條件、尋求辦法。

馬曉光:第二,關於民進黨負責人說法,我們已經做出了回應。我在此願意重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是兩岸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兩岸關係之錨。如果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分裂立場,勢必在兩岸關係上難以找到出路。這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是在20002008年之間發生過的歷史,殷鑒不遠。所以我們希望兩岸同胞都能高度重視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通過共同努力,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以更多的成果造福兩岸民眾。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兩岸青年學者論壇近日落下帷幕,今年的論壇主要關注哪些議題?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兩岸青年學者研討會正在海南三亞召開。這是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一項兩岸青年學者的交流活動,受到兩岸媒體和輿論的關注。舉辦這樣的活動,有利於增進兩岸青年之間的溝通了解,有利於在繼續開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上凝聚共識,從而使兩岸青年朋友能更加積極地投身於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之中。

臺灣聯合報記者:剛才您提到,相信通過務實協商,能夠為臺灣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找到辦法。是不是表示說現在臺灣參與亞投行還有一些難點?如果是的話,請問這些難點是什麼?另外,務實協商是經由什麼管道?第三個問題是,之前張主任要到金門訪問,因為復興航空空難推遲,請問現在有沒有再安排?

馬曉光:一個是關於亞投行的問題,我已經向大家作了說明。據我了解,意向創始會員國正在就亞投行的章程進行談判,適用於新成員加入的相關程式和規則尚在磋商之中。我想強調,我們歡迎臺灣方面以適當名義參與的態度沒有改變。

馬曉光: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大家知道,去年以來,國臺辦和陸委會建立了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這個機制的建立十分難得,也十分寶貴,對於推動兩岸關係穩步發展,對於雙方有效溝通解決兩岸民眾關心的諸多事項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個部門負責人的會面,當然是這一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國臺辦和陸委會一直就張志軍主任與夏立言主委的會面事宜保持著密切溝通。

臺聲雜誌記者:據悉,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近期將率團訪台,請介紹相關情況。

馬曉光:應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邀請,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將於2015419日至25日率團赴臺交流。據了解,訪問團將舉辦一系列交流活動,包括與臺灣各界交流懇談會、黑龍江冰雪文化和民俗風景展,走訪台灣基層社團,參訪台灣文博機構,考察臺灣科學園區及高新技術企業等,通過這些活動推動兩地文化、經貿、科技、旅遊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我們預祝王憲魁書記此訪順利、圓滿。

中央電視臺記者:關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臺灣方面會有哪些人士參加?會不會討論到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

馬曉光:關於出席會議的人員和研討會將討論的具體問題等事宜,雙方還在溝通安排中,確定後我們會及時發佈。

經濟日報記者:第五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422日將在臺北舉行,這個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而且這屆的參會人員將達到700多人,想問發言人對此論壇有何評價?

馬曉光:海峽兩岸及香港的經濟日報共同舉辦的“三經論壇”,據我了解已經是第五屆了。這是一個由媒體搭橋,廣邀各界人士討論兩岸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將在臺北召開。據了解,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將出席,並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我們希望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本屆論壇能夠為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凝聚共識。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請問朱立倫主席率團來大陸參與國共論壇的時候,習總書記會不會見他?另外一個問題是關於臺北市長柯文哲之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被問到“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他提出了一個“一五新觀點”,您有何回應?

馬曉光:兩黨有關方面會籌劃安排好朱主席出席論壇及相關活動事宜,有關安排確定後,我們會及時發佈。

馬曉光: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做過正式的回應,對於柯文哲市長表示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對於他表示尊重兩岸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交往互動的歷史,在既有政治基礎之上,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促進交流,增加善意,來追求兩岸人民美好的共同未來,對這樣一些積極的言論,我們表示肯定。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除了您剛才介紹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外,近期還有哪些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另外一個問題,大陸居民第五批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今天啟動,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目前大陸赴臺個人遊的總體情況怎麼樣?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近期兩岸各領域的交流活動持續熱絡。今天,第五批11個城市赴臺個人遊正式啟動了。421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是我們陰曆的三月初三,河南新鄭將舉辦乙未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邀請兩岸同胞一起來尋根謁祖,共敘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同一天,貴州、海南等地還將分別舉行“三月三”節慶活動,兩岸少數民族同胞共慶傳統佳節。4月下旬,兩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展”、第二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節”將相繼在臺開幕。424日到30日,海峽兩岸中華武術論壇也將在臺舉辦,相信會給大家帶去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並推動兩岸武術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第五批大陸城市赴臺個人遊開放以後,我們總體判斷並相信,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會繼續保持積極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我們希望通過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進一步增進兩岸民眾的溝通和了解,也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應有的助力。

臺灣《旺報》記者:有關兩岸兩會第十一次高層會議,海基會方面是希望以4月底為目標,現在這個時間點有沒有可能性,還是要國共論壇舉行之後再來商定?

馬曉光:關於兩會第十一次會談,據我了解,海協會和海基會一直在保持著溝通和聯繫。47日至10日,林中森董事長率海基會董監事團來大陸參訪期間,陳德銘會長也跟他見了面,雙方也就舉辦第十一次會談相關準備工作交換了意見。

馬曉光: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