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5-11-25)
11月25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安峰山就近期兩岸關係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不久前,兩岸領導人實現了66年來的首次會面,並且達成了積極共識,請問發言人這些共識對於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有哪些作用?
安峰山:兩岸領導人會面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開闢了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空間。會面中,兩岸領導人都肯定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認為應該繼續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加強溝通對話,擴大兩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民眾,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該攜手合作,致力於振興中華,致力於民族復興。這一重要共識,為兩岸同胞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基礎、路徑和目標,對兩岸關係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安峰山:此次會面所取得的積極成果,為今後兩岸各層級的交流互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的穩定健康發展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拓展了新空間,注入了新動力。這也充分說明,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完全能夠通過建立和加強高層溝通,增進互信,明確方向,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央電視臺記者:兩岸領導人會面達成了積極成果,您能否介紹一下這些積極成果如何在未來的兩岸交流當中得到落實?
安峰山:在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針對臺灣同胞關切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我們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貨物貿易協議、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臺灣同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等問題,都表達了我們的積極態度。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兩岸雙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並把好事辦好。
中新社記者:臺灣有輿論認為,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對臺灣的一些產業形成衝擊,請發言人就此談談對兩岸經濟競合關係的看法。
安峰山:兩岸的經濟交流合作,是合作大於競爭的。雙方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相信未來發展的空間還十分廣闊。不久前,在南京舉行的2015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與會的兩岸企業家一致呼籲,兩岸業界要攜起手來,為兩岸產業合作注入新動能,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兩岸產業交流合作,引領兩岸企業朝著共同打造中華民族產業鏈的方向邁進,以提升中華民族經濟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現在國際恐怖活動形勢嚴峻,之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談到聯合反恐夥伴時,把臺灣納入。大陸有沒有計劃和臺灣合作反恐?
安峰山:對於國際反恐合作問題,外交部已經多次表明瞭我們的立場。
安峰山:關於兩岸合作反恐,根據《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警方近年來在合作打擊犯罪方面一直在加強溝通,而打擊涉恐犯罪,也是屬於雙方合作的一個範疇。希望雙方能夠繼續共同努力,攜手打擊包括暴力恐怖在內的各類犯罪活動,保障兩岸同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如果2016年民進黨在臺灣上臺執政,請問發言人是否還會有兩岸領導人會面?
安峰山:這是一個假設性問題,我不作回應。
安峰山:但是我想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其核心在於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共同對“九二共識”進行確認,進一步夯實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有利於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和臺海和平穩定。
安峰山:“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也得到兩岸民意的廣泛支援。我們希望臺灣各黨派、團體都能正視“九二共識”。無論哪個黨派、團體,也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近日國民黨方面有關人士表示,應儘快通過縮短陸配取得臺灣身份證年限以及包括陸生納入健保等修法草案。民進黨方面則表示,因為大陸對臺灣還有敵意,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勢必要嚴格,對此發言人有何評價?
安峰山:大陸配偶和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在臺所遭遇的歧視性待遇,長期得不到解決,其阻力何在,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民進黨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正當權益,給這些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擾,帶來傷痛,傷害了兩岸同胞感情,這種做法是不得人心的。
台灣網記者:剛才您也介紹到兩岸領導人會面時談及兩岸貨貿協議的推動,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日前在臺北舉行的兩岸貨貿協議第十二次業務溝通的情況,這方面下一步有什麼工作規劃?
安峰山:11月21日至23日,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第十二次業務溝通在臺北舉行。雙方全面回顧和梳理了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商談進展,就此前尚未達成一致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經過兩岸商談團隊的共同努力,本輪商談取得積極進展。在文本部分,兩岸就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專章及列為附件的原產地規則相關實施程式全部條文達成共識,貿易救濟專章部分分歧條款達成一致,大部分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達成一致;在市場開放部分,雙方進一步明確了貨貿協議總體目標、降稅安排原則等問題,就正常化問題及具體產品清單深入交換了意見。雙方將繼續共同努力,力爭儘快完成貨貿協議商談。雙方並初步商定,于12月中下旬舉行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第十三次業務溝通。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現在,服貿協議生效仍然在延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給兩岸同胞帶來的好處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希望已簽署的協議能儘快生效實施,造福兩岸民眾。
香港中評社記者:兩個問題。第一,據報道,海協會、海基會將於30日在臺北舉辦兩岸協議成效與促進會議,想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第二,海牙仲裁庭10月29日就南海仲裁案作出初步裁決,臺灣方面31日發表聲明稱,對此仲裁不承認、不接受,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兩岸未來是否會在南海問題上展開闔作?
安峰山:關於第一個問題,兩會正在就舉行兩岸協議執行成果總結會展開準備工作。這次會議將於11月30日在臺北舉行,主要是對7年多來兩岸的各項協議執行情況進行回顧,對相關協議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系統總結。
安峰山:關於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外交部已經表明瞭我們的嚴正立場。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
臺灣聯合報記者:據傳,最近臺灣有一個年輕歌手盧廣仲因為參加反服貿而被取消在大陸的演唱,您能否證實這個消息?請問參與反服貿是不是就等同於“臺獨”分子?另外,最近有公眾人物常常把別人扣上“臺獨”份子的帽子,以打擊別人,煽動兩岸民眾的對立情緒,這樣的情況不知道發言人有什麼評論?
安峰山:您所提到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支援兩岸各領域交流的態度是明確的、積極的,同時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的立場也是堅定不移的。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最近有媒體報道,從11月21日到明年2月29日,大陸赴臺團隊遊每日配額將階段性增加到8000人,請發言人證實並介紹具體情況,另外截止到目前大陸居民赴臺遊的總體情況是怎樣的?
安峰山:您所提到的大陸游客赴臺配額變化,應該是臺灣有關方面說的。我們希望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健康有序發展的環境能夠得到維護,大陸游客的權益能夠得到重視和保障。至於大陸游客赴臺旅遊的總體情況,按慣例,到年底我們會對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情況進行梳理和總結,到時候我們會就相關問題做出回答。
《臺聲》雜誌記者:兩岸領導人會面時,習近平總書記表示,要為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業、交流提供更多的機遇、創造更好的條件,請問發言人如何落實?目前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哪些工作?
安峰山: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選擇來大陸發展,我們對此是歡迎的。大陸許多地方和有關部門多年來出臺一系列政策,積極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提供支援。如:開展臺灣居民在福建等6省市事業單位就業試點,陸續向臺胞開放醫師、律師等30余項職業資格考試,增加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途徑等。另外,在大陸高校學習的臺灣學生在畢業學年內參加創業培訓的,還可比照大陸高校畢業生相關規定,享受相應培訓補貼。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專門出臺鼓勵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的政策。今年以來,一些地方相繼舉辦以兩岸青年合作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論壇,探討合作。先後設立13家形式多樣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安峰山: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支援各地實事求是地根據自身的產業特點和優勢,搭建兩岸青年創業合作平臺,為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深圳衛視記者:請問兩岸就臺灣加入亞投行問題有無實質性的推動?
安峰山:臺灣加入亞投行的問題,在日前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我們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歡迎臺灣同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歡迎臺灣以適當的方式加入亞投行。相信有關問題會得到妥善處理。
臺灣三立電視臺記者:針對“習馬會”,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有一篇專欄文章指出,這是大陸方面對於主權問題的讓步,馬英九在前兩天也投書《今日美國報》,提出相應的看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我沒聽說過。我想強調的是,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雙方以相互尊重和建設性的態度,圍繞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致力於民族復興這樣的主題坦誠交換意見,達成積極共識,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在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時候,雙方就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習總書記也表明瞭大陸方面的一貫立場、態度和主張。習總書記指出,“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清晰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它表明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雖然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這一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前幾天東森電視臺賣給一個外商,後來傳出這個外商有陸資部分,國臺辦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所以無法評論。
團結報團結網記者:前不久的兩岸領導人會晤中,習總書記提出兩岸要共用史料、共寫史書,請問大陸方面進一步會有什麼舉措?對於兩岸關係發展會有哪些意義?
安峰山:由兩岸的專家學者來共用抗戰相關資料,共同研究抗戰歷史,在這方面加強合作,有利於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維護抗戰成果,發揚抗戰精神,共同謀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會按照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來加以推動。
安峰山:感謝各位參加今天的發佈會,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