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5-12-30)

2015-12-30 16:40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1230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首先發佈兩岸熱線今天正式啟用的相關情況,然後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發佈會現在開始。首先我向大家發佈一條重要消息。

馬曉光:設立兩岸熱線是11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時達成的重要共識。會面結束以來,國臺辦與陸委會就設立熱線相關安排保持密切溝通,今天正式啟用。就在剛才,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首次通過兩岸熱線進行通話。雙方肯定過去一年在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兩部門保持溝通,良性互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積極成果,特別是近段時間認真落實兩岸領導人會面達成的重要共識,成果持續顯現。我們希望未來兩部門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努力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民眾多辦好事、多謀福祉。張志軍主任與夏立言主委還互致了新年問候。

馬曉光:下面我接受大家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在政見會以及辯論會等場合就“九二共識”提出了一些說法,請問發言人對此作何評論?

馬曉光: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就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協商。經過當年10月香港會談及其後一系列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後來被概括為“九二共識”。其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從而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九二共識”的達成經過兩岸雙方授權,無論是會談過程,還是共識內涵,都十分清楚,有完整的歷史記錄,是不容置疑的。

馬曉光:“九二共識”不僅是兩岸協商談判的共同政治基礎,2008年以來,更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臺海地區才能保持祥和穩定,兩岸民眾才能共用和平紅利。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基礎,兩岸關係才能不斷改善和發展,為兩岸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當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是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若失去“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作為“定海神針”,兩岸制度化聯繫溝通機制必然會受影響,甚至坍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兩岸有關方面最近公佈,將擴大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專升本”的試點省份和規模,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

馬曉光:為落實兩岸領導人會面成果,促進兩岸教育交流,大陸有關方面決定採取積極措施,自2016年起,進一步擴大開放陸生赴臺就讀“專升本”。一是將新增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和湖北6個省市為試點省份,加上已于2013年確定試點的廣東省和福建省,至此試點省份已達到8個。二是招生名額將由目前的1000名增加至1500名。為做好實施工作,兩岸有關方面日前進行了會商,雙方負責陸生赴臺事務的窗口單位目前正就有關具體細節進行溝通和對接,確保將好事辦好。

馬曉光:多年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希望臺灣方面切實改善兩岸教育交流的環境,維護陸生在臺的正當權益。雙方共同努力,推動陸生赴臺健康有序發展,為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香港中評社記者:第一個問題,蔡英文過去一直否認“九二共識”,但這次提到了回歸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並談到兩岸相互諒解、求同存異,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許信良最近在接受訪問時提到,如果“九二共識”符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話,就不必強調“九二共識”,請問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關於“九二共識”的相關問題,我剛才已經做了全面、明確的闡述和回答。1992年,兩會之間不僅有會談的過程,達成的共識以及共識的內涵也是清楚無誤的。“九二共識”是不容置疑的。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對於臺灣有人一面在大陸投資賺錢,一面卻資助“臺獨”的活動,請問大陸方面持何種態度?

馬曉光:我們支援和鼓勵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互利雙贏。但是,我們決不允許少數人一面在大陸賺錢,另一面卻支援“臺獨”分裂活動,破壞兩岸關係。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近日,兩岸學者、專家聯合發佈推薦習近平、馬英九為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倡議書,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這是一種民間自發行為。說明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成果及其意義深得民心,廣受歡迎,也說明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受到兩岸民眾的高度肯定。至於假設性的問題,我們不作回應。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在兩岸媒體合辦的2015海峽兩岸漢字節上,“和”字當選為2015海峽兩岸的年度漢字,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並取得豐碩成果,得到兩岸同胞廣泛支援,因為這條道路契合了兩岸同胞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當前,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和”字真切反映了兩岸民眾對8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的珍惜,對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由衷期盼。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和正確方向,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社會保險費,請問這是否適用於臺資企業?

馬曉光:我們高度重視臺資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改善營商環境等等其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6年經濟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其中一項內容即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這對廣大臺資企業是一項重大利好。國臺辦將按照相關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涉及臺資企業“五險一金”的有關工作。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馬英九日前表示,他卸任後不排除訪問大陸。請問大陸方面對這個事情有什麼回應?

馬曉光:我們支援兩岸各層次、各領域的交流往來。

臺灣《旺報》記者:亞投行在1225日成立,目前關於臺灣加入亞投行一事有沒有更具體的規劃和安排?另外一個問題,日本和韓國28日在“慰安婦”的問題上達成協定。馬英九昨天也要求日本要就此對臺灣道歉、賠償。在“慰安婦”的歷史問題上,您認為兩岸有沒有分進合擊的可能?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我們已經多次表明,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這個態度沒有改變。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外交部已經就此表明我們的立場。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各地強徵“慰安婦”,犯下嚴重的反人類罪行。我們敦促日本切實負起責任,尊重受害者關切,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臺灣有人提出修改歷史課綱,要把“被強迫成為慰安婦”中的“被強迫”一詞刪除,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馬曉光:任何歷史課綱都應該尊重歷史事實,不應該出於一黨之私或某種政治目的而加以扭曲。

馬曉光:2015年馬上就要過去了,2016年即將向我們走來。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的時候,我代表國臺辦新聞局向各位媒體朋友致以新春的問候,祝願大家在2016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吉祥,萬事如意!

馬曉光: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