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6-9-14)
9月14日上午10時,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民進黨執政已經超過了百日,您如何來評論民進黨當局的大陸政策以及當前和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
馬曉光:今年5月20日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持續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和成果受到嚴重衝擊。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前景感到擔憂。
馬曉光: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繼續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最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臺獨”是沒有出路的,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都必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必然走向徹底失敗。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蔡英文日前在金門表示,沒有金門“小三通”就沒有今天的兩岸交流,呼籲兩岸從“小三通”歷史經驗出發,堅持兩岸和平往來,擱置爭議、存異求同、善意互動,為兩岸民眾謀求更大的福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小三通”只是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往來。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清楚,當年民進黨當局是在臺灣民眾強烈呼籲和金馬各界人士的積極爭取下,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開放的。兩岸雙方真正建立互信、良性對話,推動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是2008年以後的事情,基礎是“九二共識”。歷史事實已充分說明,只有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及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才能夠切實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良性對話、善意互動,造福兩岸同胞。
中新社記者:近期,島內一些政治勢力鼓噪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請問大陸方面對此持什麼態度?
馬曉光: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2008年之前,李登輝、陳水扁曾操弄“入聯”和“入聯公投”均遭失敗,歷史殷鑒不遠。“臺獨”分裂勢力企圖在聯合國問題上作文章,借此挑釁國際社會普遍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不可能得逞的。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近期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在本月12日,臺灣觀光業界人士舉行了大遊行,對臺灣當局表達了憂慮和訴求,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價?
馬曉光:眾所週知,過去幾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今年5月以來,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來之不易的兩岸和平發展局面受損,其影響是多方面的。近一段時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減少,就是其中的一個反映。我們注意到了,臺灣旅遊業界日前走上街頭,明確表達他們的心聲和願望。造成臺灣旅遊相關業界利益受損的癥結所在,大家是很清楚的,解鈴還需繫鈴人。
臺灣TVBS記者:民進黨上臺以後,確實陸客來臺旅遊的人數驟減,目前已經有臺灣觀光旅遊協會,赴南京等大城市爭取陸客來臺,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蔡英文邀請了宋楚瑜出席今年的APEC領袖會議,傳出已遭到大陸方面否決,請問一下發言人是否有此事?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關於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人數減少,臺灣旅遊相關業者利益受損的情況,我們已經表明瞭態度。顯然靠所謂“推銷”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還是那句話,解鈴還需繫鈴人。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臺灣方面人士出席APEC相關活動,應符合APCE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
香港中評社中評網記者:據報道,近日有“時代力量”和民進黨“立委”邀請達賴訪台,並稱將促其到臺立法機構演講,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眾所週知,達賴一直披著宗教外衣進行分裂國家的活動。我們堅決反對達賴以任何形式到臺灣活動。臺灣某些勢力意欲與“藏獨”勢力沆瀣一氣,蓄意製造事端,勢必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影響。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了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修正案,請問這對臺商在大陸投資有什麼樣的影響?另外,今後是否還會進一步修改投保法及其實施細則?
馬曉光:9月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修正案。本次修法是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決定規定的期限和要求進行的專題修改。根據有關規定,對負面清單以外的臺資企業設立變更審批事項改為備案管理,也就是說對臺資企業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這將為臺灣投資者創造更加公平、穩定、透明的法律環境。屆時,對臺胞在大陸投資來說,一是開放度更高,投資準入領域更廣。凡不涉及負面清單的臺商投資,無須審批,只需經過備案即可完成企業設立變更手續。二是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備案流程大幅精簡,辦理時限也將大大縮短。隨著改革不斷深入,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還將進一步修改完善。
新華社記者: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受邀擔任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有人稱其觸犯了臺灣有關規定,呼籲對其展開調查,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顯然這是單純的學術交流。據了解,故宮研究院是故宮博物院設立的學術研究與交流的非建制機構,匯集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搭建開放式的高端學術平臺。我們尊重兩岸文化機構和個人的合作意願。
臺灣旺報記者:這個月底國際民航大會即將召開,陸委會曾經表示說希望兩岸間應該共同協商,也期盼大陸釋出善意,請問目前對於臺灣參與國際民航大會陸方的態度如何?第二個問題,民進黨最近在積極推動所謂“轉型正義”,追討國民黨黨產,請問國臺辦對於這樣的行為有什麼評價?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前提是一個中國原則,通過兩岸協商作出安排。當前,臺灣當局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使得相關問題無法處理。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關於所謂追討黨產的問題,島內有各種各樣的評論。我們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日前,臺檢方公佈了遼寧旅行團嚴重火災事件的偵查結果,想請問一下相關賠償事宜是否啟動了?另外,島內也有輿論認為,這件事不僅是嚴重的衝擊了島內的旅遊業,臺灣當局在事後的種種作為也是有意對大陸的疏離,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評論?
馬曉光:在臺灣有關方面公佈“7?19”事件調查結果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已經作出了表態。顯然,這是一起令人髮指的惡性刑事案件。這一起惡性刑事案件以及近一段時間以來島內出現的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一些言行,嚴重影響到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敦促臺灣有關方面做好遇害者家屬的理賠工作,並協助處理好其他後續相關事務。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9月12號臺灣海基會向海協會來函通報人事變動,但是函件當中沒有提到“九二共識”,發言人對此作何評價?當前停擺的兩岸兩會的溝通機制什麼時候會有新的進展?
馬曉光:當天陳德銘會長已經書面作了回應。9月12日海協會確實收到了海基會的來函,顯然,這裡面沒有“通關密語”,臺灣各界都感到非常失望。“九二共識”是繞不過去的,只有臺灣當局正式授權海基會向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會協商和聯繫機制才能夠得以延續。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國臺辦張志軍主任前幾天接受採訪時,提到今年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繼續舉行,但是在形式上會有一些新的變化。我有兩個問題:第一,今年的論壇大概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舉辦?第二,新的形式是指什麼?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國共兩黨的平臺運作以及各層級的交流互動,為推進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勢下,這一平臺可以為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所以我們對此高度重視。
馬曉光:有關國共兩黨平臺運作的方式及其具體的事宜,雙方仍在溝通,有進一步消息我們會及時發佈。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十多年來,國共兩黨交往平臺團結兩岸各界人士,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內容不斷深化,內涵不斷豐富,形式也在不斷創新。未來將會進一步與時俱進,更加貼近臺灣民眾,更加契合兩岸民眾需求。
廣東深圳衛視記者:蔡英文5.20就職演講,國臺辦曾經講“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想請問發言人,大陸方面對於“答卷”有沒有給出一個時間期限?
馬曉光:剛才我已經作了回答。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到底要怎麼走,是繼續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造福兩岸民眾,還是與之相反?取決於臺灣當局的一念之間。
香港中評社記者:蔡英文昨天在會見即將卸任的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時表示,感謝美國多年來持續對臺軍售,臺灣願意持續扮演美國在區域內值得信賴的安全夥伴,期待未來強化臺美的軍事關係。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我們歷來反對外部勢力插手干涉臺灣事務,這個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也願意奉勸臺灣當局,真正維護臺海和平、真正對臺灣前途有利的選擇是,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舍此別無他途。
香港大公報、大公網記者:中國國民黨4日舉行了十九屆全黨代表大會,黨主席洪秀柱提出要深化“九二共識”以及推動商簽兩岸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請問大陸方面對此有何回應?國共兩黨未來是否會就相關的議題做進一步的溝通?
馬曉光:剛才我講了,我們願意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之上,繼續保持和發展與國民黨的黨際交往關係,共同增進互信,深化交流合作。2005年4月29日,國共兩黨領導人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在這份文件中就提出,“促進兩岸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此後,在很多重要場合,我們多次闡述過態度和主張。只要是有利於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事情,都應該努力推動。
中新社記者:現在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停擺,對於兩岸兩會之前已經達成的那些協議,執行和落實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馬曉光:當前兩岸聯繫和協商機制已經停擺,既導致了兩岸新的協議無法商簽,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既有協議的執行成效。剛才我講過,解鈴還需繫鈴人,只有海基會得到授權,向海協會確認堅持“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會受權的協商和聯繫機制才能得以延續。
《團結報》記者:國臺辦和貿促會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臺資企業利用仲裁方式解決經貿爭議的通知》,請您介紹一下這個情況。
馬曉光:大家已經關注到我們在國臺辦政府網站上發佈的有關消息。這裡我願再作一個說明。日前,國臺辦和貿促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動臺資企業利用仲裁方式解決經貿爭議的通知》,要求各級臺辦和貿促會充分發揮仲裁在臺胞權益保護中的作用,主動引導臺資企業增強合同意識和仲裁意識,幫助臺資企業運用仲裁方式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維護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這是兩部門貫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精神,運用法治方式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權益的重要舉措。
臺灣“中央社”記者:過幾天有幾位臺灣的藍營執政縣市的縣市長要來北京參訪,他們希望大陸方面能夠讓陸客前往認同“九二共識”的縣市去觀光,我想請問一下國臺辦對這個事情有怎麼樣的看法?
馬曉光:我們的態度和主張是一貫的,只要對兩岸關係的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的認知,大陸與臺灣縣市之間的交流就能夠順利開展。
馬曉光:明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了,在此我代表國臺辦新聞局向大家致以節日的祝賀,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幸福,生活和事業都能夠興旺發達!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