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6-9-28)

2016-09-28 17:14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928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今年5·20以來,臺灣當局一方面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卻一再表示兩岸交流不應預設前提,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符合兩岸關係法理與現實的客觀事實,不是人為附加的前提。這一共識是兩岸雙方通過溝通協商、求同存異達成的,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臺灣的。雙方打交道,首先要明確彼此關係的性質。所謂不設前提的要害就是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就是不放棄兩國論一邊一國的立場。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實際上是把他們對共識的否認強加給大陸,這才是為兩岸交流互動設置前提。

 香港中評社記者:日前臺灣縣市參訪團來訪,大陸將採取八方面措施來推動與這8縣市的交流合作,請問發言人後續將會如何落實這些措施?這是否意味著大陸對臺灣藍綠陣營採取差異政策?謝謝。

馬曉光:前不久,臺灣部分縣市長參訪團來大陸,表示將繼續支援九二共識,我們給予了積極回應,提出八項措施,以進一步推動大陸有關部門及城市加強與這8縣市的交流合作。我們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決心和誠意不會改變。只要對兩岸關係和縣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知,願意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貢獻心力,我們都持積極態度。

 馬曉光:據了解,臺灣8縣市與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籌劃安排,計劃年內在大陸舉辦臺灣8縣市農特產品展銷會暨旅遊推介會。大陸有關企業也在規劃赴8縣市考察、洽商採購農產品事宜。

 央視記者:1010,蔡英文將發表雙十講話,有些媒體分析說,在這份講話中,蔡英文沒辦法就兩岸關係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回應?

 馬曉光:今年520日以來,持續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和成果受到嚴重衝擊,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造成這一局面的癥結何在,責任何在,大家都很清楚。

馬曉光:兩岸關係正反兩個方面的實踐證明,不同的道路選擇決定不同的前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臺灣當局領導人無論作何表態,這個坎兒是繞不過去的。

馬曉光: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進一步擴大兩岸同胞交流往來,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我們相信,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近期臺灣和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頻頻遭受颱風肆虐,請問發言人兩岸能否在減災防災方面加強相關合作,以應對颱風等自然災害?

馬曉光:近來,數次破壞力較大的颱風先後影響兩岸部分地區,給兩岸民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此我們一直予以密切關注,在此向受災同胞表示誠摯的慰問。據了解,今年尼伯特莫蘭蒂颱風影響臺灣和大陸期間,兩岸氣象專業人員通過即時通訊軟體系統,進行了實時溝通和交流。凡是有利於兩岸同胞共同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有利於增進兩岸民生福祉的事情,我們都積極支援。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民進黨有三位立委相繼無法拿入境簽。綠委們認為這是逢“綠”必擋,請問發言人對此如何評論?

馬曉光:我們尊重香港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處理境外人員的入出境事務。

福建海峽導報記者:請問目前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經營總體情況如何?在大陸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新形勢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有哪些機會?

馬曉光:目前,臺資企業在大陸的生產經營總體是平穩的。隨著大陸不斷釋放的改革紅利和市場空間,臺商在大陸的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結構轉型、技術升級和增資擴股的態勢。臺商在大陸投資持續增長。

馬曉光:根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大陸新增臺資項目(不含經第三地轉)達2392個,同比上升23.93%;實際使用臺資14.91億美元,同比增加33.09%

馬曉光:目前大陸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希望臺企的轉型升級,與這些戰略精準對接,獲得更大發展。

國際臺記者:臺灣方面聲稱謀求參與國際民航大會是基於對國際航空飛航安全的責任,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在臺灣方面沒有獲得邀請參與第39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這個問題上,民進黨當局應該深切反省,為什麼三年前能參與,今年卻不能,而不應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輿論,甚至以臺灣飛航安全作為藉口來誤導臺灣民眾。在此我鄭重表達,大陸方面始終重視臺灣同胞在民航領域的需要,也將繼續向臺灣方面提供相關資訊。可以說,臺灣方面獲得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和建議措施及相關資料的渠道是暢通的,這些資訊是完整的、全面的。臺灣與世界多個城市通航便利。事實證明,臺灣航空安全及與其他地區航空往來,同臺灣方面是否參加國際民航大會沒有關聯。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民進黨今年建黨30週年,如何評價該黨在臺執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馬曉光:眾所週知,民進黨長期抱持臺獨黨綱,堅持一邊一國臺獨分裂主張,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煽動兩岸對抗,阻撓兩岸交流,導致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成果受到嚴重衝擊和影響,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可以說,民進黨不放棄臺獨,就難以在兩岸關係中找到出路。無論是搞激進式的臺獨,還是搞所謂漸進、柔性臺獨,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臺灣旺報提問: 2018年臺灣有一次縣市長選舉,如果到時候藍綠縣市重新洗牌,是不是目前對8縣市的八項政策就會有一些調整?第二個問題,臺北故宮最近決定移除成龍捐送的12獸首複製品,請問國臺辦如何評價?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兩岸縣市交流的關鍵是對兩岸關係性質和縣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有了這一點,有助於雙方的互動和交流合作的開展。

馬曉光:關於第二個問題,大家已經注意到,成龍先生方面已經作出了公開回應,表示他們捐贈傳達的是尊重文明、保護文化的態度。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尊重這樣的態度,或者還有別的目的,我想,大家自有公評。

環球網記者:臺灣臺聯黨日前建議,臺當局應該邀請達賴喇嘛或者熱比婭這樣的人訪台,並不排除由臺聯黨發函邀請,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關於邀請達賴和熱比婭這樣一類人物到臺灣活動,對兩岸關係可能造成的衝擊和危害,我在上次發佈上已經講明瞭。臺聯黨的政治立場、政治本質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他們出此狂言毫不奇怪,關鍵是臺灣執政者不要誤判形勢,不要被急獨勢力牽著鼻子走。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臺灣8縣市長登陸取得豐碩成果,有綠營民代指稱這幾位縣市長是藍八奴賣臺,對此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來訪的8位縣市長他們已經做了辯駁和澄清。我想,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那些往別人身上潑臟水的行為固然反映了這些政治人物的政治本質,同時是依然無法解決臺灣民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關於臺灣要參加國際民航大會,有評論稱,如果臺灣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會持續影響臺灣參與國際事務方面的空間,您對此如何評價?

馬曉光:毫無疑問,九二共識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也是雙方建立互信,開展良性互動的重要基礎。失去這個基礎,雙方的互信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新華社記者: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日前鼓噪推動所謂憲政改革,叫囂讓臺灣走向國家正常化,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現在臺灣有一句時髦的政治術語叫裝睡的人叫不醒。我想,李登輝就是沉迷在臺獨迷夢中的那個叫不醒的人。但是,世界發展大勢,兩岸發展大勢,註定了他做的只能是黃粱一夢。如果非要回應的話,我引用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當然,重要的是,兩岸同胞可能都沒有忘記,在陳水扁當政時期曾通過憲改公投等方式來企圖改變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如果有人還想繼承李登輝、陳水扁的衣缽,下場不會好,大家可以預見。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日前臺共創始人同時也是臺盟創始人的謝雪紅,被島內一些臺獨組織包裝成了臺獨先鋒,還立下紀念碑,對此發言人如何評論?

馬曉光:大家可能都知道,謝雪紅女士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她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為實現祖國統一而奮鬥的精神是不可磨滅的,也是不容歪曲的。臺獨勢力企圖做政治文章,誤導臺灣民眾,只能暴露他們心態的扭曲和手法的拙劣。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9月以來臺灣島內抗議不斷,臺灣很多民眾上街表達了對執政當局的不滿,例如旅遊業者直接喊出了要九二共識,要工作、要生存,這是否可以理解為民意對臺灣當局的施壓呢?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

馬曉光:我想,一句話,這些臺灣普通民眾,各行各業顧生計的業者,他們走向街頭表達自己的心聲和不滿,實際上已經在用腳來對臺灣當局兩岸政策進行投票。

馬曉光: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