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論:大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人民日報社論:大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已經七年了。江主席的八項主張對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統一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是新時期解決臺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七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在江主席八項主張的指引下,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經濟關係日益密切,文化、教育、科技、體育等各項領域交流蓬勃發展,同胞相互往來不斷擴大。我們高舉和平統一的旗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分裂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堅定地維護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國際社會對我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立場普遍認同。全球華僑、華人紛紛組織起來,反"獨"促統運動方興未艾。廣大臺灣同胞日益深切地體會到,改善兩岸關係、加強兩岸合作才有光明前途。我們對發展兩岸關係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充滿信心。
近兩年來,盡管臺灣局勢發生了值得注意的變化,但是,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的框架沒有變,臺灣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希望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也沒有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這是海峽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點。1992年海協與臺灣海基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聚集了妥善處理分歧、有效打破僵局的政治智慧,體現了求同存異、共謀發展的務實精神和前瞻視野。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臺海局勢難以穩定,是海內外中國人都不願看到的。其症結和根源在于臺灣當局領導人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我們始終致力于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積極促進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並有最大的誠意和包容性。只要臺灣當局領導人在承認"九二共識"問題上採取認真的、積極的實際步驟,雙方即可重開對話與談判。希望臺灣當局領導人不要誤判形勢,坐失良機。
海峽兩岸同胞血脈相連,骨肉情深。我們了解臺灣同胞的歷史遭遇、現實環境和心理狀態。我們充分理解和支持臺灣同胞希望當家作主的願望。我們反對的是極少數人借此名義搞"臺獨"。現在,"臺獨"分裂勢力正在挑動省籍矛盾,制造社會動蕩,打著"本土化"的幌子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我們堅決反對臺灣當局以蠶食的手法,不斷推動所謂"臺灣正名"、"脫中國化"、"文化臺獨"等"漸進式臺獨"的分裂活動。我們一貫重視臺灣同胞在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國家統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真誠歡迎臺灣各界人士同我們交換有關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的意見,繼續與讚同一個中國、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政黨進行交流與對話。民進黨中的許多黨員與極少數頑固"臺獨"分子是有區別的,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參觀、訪問,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兩岸經濟合作,利在雙方;實現直接"三通",勢在必行。應當拆除人為障礙,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就通航問題進行協商,達成協議,盡快通起來。兩岸雙方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願意聽取臺灣各界人士關于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密切兩岸經濟關係的意見和建議,共謀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局面。
"一國兩制"方針最早是為解決臺灣問題提出來的,在解決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上率先得到成功的運用。臺灣問題與香港問題、澳門問題性質,產生原因及其解決有不同的特點,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對解決臺灣問題可以實行更加寬松的政策。兩岸統一後,不僅臺灣同胞現有的各種權益將得到切實尊重和維護,而且他們希望獲得的其他合法權益也將得到實現。實現和平統一,落實"一國兩制",避免了"臺獨"分裂勢力挑起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即可永享和平。臺灣同胞可以真正實現當家作主的願望,實行高度自治,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時廣泛、直接地參與管理國家大事。祖國大陸將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腹地,兩岸經濟將在互利合作中實現共同繁榮。廣大臺灣同胞將與大陸同胞一道,充分享受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和平統一,對廣大臺灣同胞有百利而無一害。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我們願廣泛聽取、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意見。
實現國家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和神聖使命。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全面貫徹執行江澤民主席關于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同廣大臺灣同胞一道,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一切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採取積極措施,努力消除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為最終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努力。
(2002年1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