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九二共識”,早日重開對話──紀念“九二共識”十週年(2002-11-20)

2002-11-20 00:00 來源:

  堅持“九二共識”,早日重開對話──紀念“九二共識”十週年

  李 炳 才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是祖國大陸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中華民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贏得海峽兩岸同胞和海內外輿論的高度評價。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上的報告,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在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今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與政策主張。其中,以顯著的篇幅闡述了關於兩岸對話與談判的主張,強調開展對話,進行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儘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指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可以談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等問題。這再次向海內外展示了祖國大陸方面願意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分歧,爭取和平統一的誠意和善意,對於打破兩岸政治僵局、重開兩岸對話與談判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今年11月,恰逢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識十週年。十年來,兩岸關係充滿風風雨雨,兩會對話與談判也經歷了艱難曲折。特別是2000年3月臺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以來,由於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否認兩會“九二共識”,兩岸受權民間團體的接觸與對話迄今不能恢復,嚴重地制約了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今天,當我們再次面對“九二共識”這座歷史坐標時,有必要重溫共識所包蘊的豐富內涵及其對兩岸關係的重要意義,使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十六大關於兩岸對話與談判的主張,共同努力,推動兩岸對話與談判的早日恢復。

  十年前,海協與臺灣的海基會開始事務性商談。根據商談所處理的海峽兩岸交往中具體事務的性質,並充分考慮到雙方對一個中國的立場和政策,海協提出應在事務性商談中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方式可以充分協商的建議。經過1992年3月兩會北京工作性商談、10月香港工作性商談以及11月3日至12月3日兩會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雙方在各自的口頭表述中都表明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並暫時擱置了對“一個中國”政治含義的爭議。10年來,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舉行了20多次不同層級的商談與對話,推動兩岸談判進程由事務性商談向政治、經濟對話邁進。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會商談與對話,受到兩岸同胞和海外輿論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認同,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象徵與標誌,“九二共識”也逐步深入人心。

  “九二共識”的內容及其達成的過程,體現了妥善處理分歧、有效打破僵局的政治智慧,對於建構商談基礎、建立互信具有多層次的豐富含義。首先,共識的核心和靈魂是雙方共同表明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沒有承認一個中國的基礎,共識是不會達成的。第二,有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態度,如何達成共識併發揮共識的作用,還必須具有照顧彼此利益的包容胸懷、求同存異的務實態度,以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精神擱置某些政治爭議,包括對一個中國政治含義的不同看法。否則,共識也是難以達成的。第三,達成共識的方式可以是靈活的,可以採取各自口頭表述的方式。在“九二共識”中,正是在雙方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基礎上,暫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從而面向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務實的對話與談判。可以說,“九二共識”就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暫時擱置某些政治爭議的典範。

  “九二共識”的確立,為十年來兩岸談判的每一次重大進展創造了必要條件。1993年4月,汪道涵會長與辜振甫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實現了兩岸高層人士四十多年來的首次會晤,邁出了兩岸關係發展中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會談簽署的四項協議,推動了兩岸經貿往來和民間交流的發展。1998年10月,辜振甫董事長應邀來上海、北京參訪,與汪道涵會長再次會晤,達成了四項共識,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的序幕,實現了兩岸談判進程從以事務性商談為主向廣泛對話,包括政治、經濟對話的方向發展。十年來的實踐說明,堅持“九二共識”,兩會商談與對話就比較順利,就能夠解決兩岸關係中的一些問題。堅持“九二共識”,符合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要求。

  “九二共識”產生以來,臺灣各種分裂勢力一直把共識視為他們製造“臺獨”分裂的緊箍咒。先有李登輝無視共識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核心內容,公然拋出“兩國論”分裂主張,後有臺灣當局現任領導人否認“九二共識”,鼓吹“一邊一國”。2000年5月以來,臺灣各種政治力量對待“九二共識”的態度,成為檢驗他們是否真正具有改善兩岸關係誠意的試金石。從本質上講,堅持還是否定“九二共識”,實際上是承不承認“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問題。祖國大陸方面要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重開兩會對話,堅持的是兩岸談判的既有基礎,維護的是兩岸政治互信的紐帶,爭取的是全面發展兩岸關係,創造的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在臺灣當局否定“九二共識”、蓄意擴大兩岸政治分歧的情況下,祖國大陸方面並沒有放棄和臺灣同胞一起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兩年多來,海協堅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重開兩會對話與談判,維護重建兩岸互信的紐帶,同時受權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臺灣黨派、團體和代表性人士開展交流與對話,討論發展兩岸關係、維護兩岸同胞權益的辦法。隨著兩岸“三通”新形勢的出現,祖國大陸方面從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和臺灣同胞的實際利益考慮,在兩岸對話和談判難以恢復的情況下,提出只要把兩岸“三通”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就可以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協商的方式儘快通起來的新倡議。我們認為,“三通”是兩岸間的事,是經濟問題,商談中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但也絕不能把兩岸“三通”說成是“國與國”之間的“三通”,採取“國與國”之間的做法處理。只要臺灣當局有誠意,不以政治因素影響和干擾“三通”,完全可以通過民間行業組織的技術性、業務性磋商,對達成的共識採取各自確認的辦法,使用兩岸註冊的船舶和飛機,進港時挂公司旗或標誌旗,儘快通起來。

  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儘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全面改善兩岸關係,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再次展現了我們推動兩岸對話與談判的極大誠意和善意。我們希望臺灣當局認真回應我們的建議和主張,務實承認在“九二共識”中曾經作出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鄭重承諾,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重開對話和談判。海協將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江澤民主席提出的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繼續與認同“九二共識”的臺灣各黨派、各界人士一道,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為推動兩會對話的恢復和兩岸關係發展做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