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中:協商與合作是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重要途徑
12月20日下午3時,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與臺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在臺北圓山飯店就兩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的相關事宜進行最後一次預備性磋商。(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12月20日臺北消息 兩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最後一輪預備性磋商,20日下午在臺北舉行。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在致辭時表示:協商與合作是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兩會雙方應繼續秉持互惠互利的精神,互相體諒,不刻意製造分歧,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兩岸中國人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的良性互動,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增進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鄭立中說,兩會制度化協商自恢復以來,至今已經舉行了5次會談,簽署了14項協議,並且達成了2項共識。這些協議,從人員往來的便利到權益保障的完善,從經濟合作的深化到相互了解的深入,涵蓋的都是與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協議生效以來,兩會和兩岸有關方面認真履行職責,保持密切工作聯繫和業務溝通,為協議的順利執行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他表示,我們在充分肯定協議生效的同時,從來不諱言在協議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不盡完善的地方,對於確屬協議執行中的具體問題,我們願意以負責任的態度敦促兩岸認真解決,對於超出協議規定的其他要求,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相互考量彼此關切,創造進一步解決問題的條件。
談及此次會談的相關內容,鄭立中說,準備簽署的《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宗旨在為兩岸同胞的生命健康權益提供更有效地保障,為兩岸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是兩會協商開創的具有廣泛社會意義的新領域。而兩岸投保協議則是ECFA後續協商的一項重要內容,儘管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生效的時間還不長,但雙方就此問題的商談,也已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鄭立中表示,兩年多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充分說明,協商與合作是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儘管雙方還存在一時難以解決的固有矛盾和政治分歧,但我們依然能夠抓住重大的歷史機遇,推動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這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都遵循了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在協商與合作中,能夠擱置爭議,善於求同存異,這正是中華民族智慧和中華文化精神的體現。
鄭立中最後強調,雙方應繼續秉持互惠互利的精神,互相體諒,不刻意製造分歧,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兩岸中國人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的良性互動,繼續堅持以民為本、緊扣民意脈動、惠及民生需求,多為兩岸同胞考慮,傾聽兩岸民眾的呼聲,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增進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特派記者 鐘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