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菜價走出“低谷” 回歸正常

2016年08月31日 08:57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走進新發地

  蔬菜價格在持續低位運行一段時間後,在上周開始小幅上升。近幾日北京晨報記者走訪京城“菜籃子”新發地看到,部分蔬菜比如青梗菜花、絲瓜、圓白菜都出現了明顯的漲幅。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今年夏季蔬菜價格一直處于低位,在7月份價格跌到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部分蔬菜地頭收購價幾乎降到“白送”的地步,運到市場後批發商仍然出現虧損,也導致這部分蔬菜提前退市。從上周起,蔬菜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而後期蔬菜價格也將走出“低谷”,逐步回歸到近幾年同期的中間水平。

  部分蔬菜漲勢明顯

  記者在新發地看到,部分蔬菜價格在上周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漲幅。比如青梗菜花,批發價漲到了1.5-1.8元/斤,而在8月20日前後,價格才1-1.7元/斤,周環比上漲22.22%。而且青梗菜花的價格已經連續上漲了幾周,在8月12日,青梗菜花在新發地市場的批發價只有0.5-1元/斤,兩周時間價格已經翻番,上漲了120%。不過,目前價格仍然比去年同期下降3成有余。

  市場上目前上漲比較明顯的蔬菜還有絲瓜,上周末新發地市場絲瓜的批發價是1.2-2.5元/斤,8月19日價格是0.3-1.1元/斤,周環比上漲164.29%;去年同期的價格是1-1.5元/斤,年同比上漲48%。

  圓白菜的價格在上周漲幅並不大,不過已經是連續上漲數周了,從月初的0.3-0.5元/斤,漲到0.6-0.8元/斤,上漲了75%。

  菜價逐漸走出“低谷”

  據新發地統計部門監測,上周末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1.92元/公斤,比8月19日的1.89元/公斤上漲1.59%。雖然漲幅並不大,但周內最低價大幅提高。

  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內的最高價1.92元/公斤(8月26日),比前一周的1.89元/公斤上漲1.59%;最低價1.86元/公斤(8月21日),比前一周的1.72元/公斤上漲8.14%。上周的最低價出現在周前期,最高價出現在周後期,表明本周的菜價走勢處于穩步的上漲之中。

  而周內最低價的大幅提高,說明菜價在整體上是明顯高于前一周的,價格是在高于前一周的價位上運行的。

  張月琳表示,由于今年夏季蔬菜總體的供應量是充足的,近期菜價出現小幅上漲以後,價格的總體水平會回升到近幾年同期價格的中間位置,擺脫價格繼續低迷的局面。

  詳解

  7月菜價近幾年最低

  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向北京晨報記者詳解了近期蔬菜的走勢。據介紹,今年夏季蔬菜的價格一直處于較低的價位,7月中旬的價格跌到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在7月中旬前後,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下降到1.60元/公斤的價位,許多蔬菜的價格也跌到低點。

  在產地市場就出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現象:一些蔬菜的地頭收購價幾乎降到0元/斤,基本上就是“白送”。但由于供應量大,即便是地頭價格為“0”,經過砍收、採摘、整理、包裝、運輸、銷售的幾個環節,運到市場以後,批發商仍然出現虧損。所以,一些批發商就不願意繼續經營這部分蔬菜,地頭蔬菜就出現難賣現象。

  由于價格過低,農戶就疏于田間管理,蔬菜的質量也隨之下降,最終失去了商品屬性,被遺棄在地里。由于這部分蔬菜提前退市,前期菜價過低的蔬菜在近期出現恢復性上漲,這也是菜價逐漸從7月中旬的低谷中走出來的一個原因。

  比如青梗菜花,今年種植面積過大,價格過低,一些農戶,包括一些包地種植的公司、基地,索性放棄了田間管理,把一些菜花廢棄在了地里。這樣一來,菜花供應過剩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價格逐漸走高。

  圓白菜價格的上漲,原因與青梗菜花類似,也是以一部分圓白菜被廢棄在地里為代價的。去年同期價格高,今年種植面積大,今年價格低,批發商賣菜不掙錢,一方面壓低收購價,一方面退出經營。而農戶種菜入不敷出,就不會繼續投入,任由地里的圓白菜自生自滅。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