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中農辦負責人詳解十八屆三中全會農村改革亮點

2013年11月19日 10: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必須堅持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小產權房不合法原因在于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劃

  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很多人認為,農民集體土地和城市建設用地的權能不同,是由于所有制不同造成的。怎麼認識這個問題?

  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所有制不同是城鄉建設用地的一大主要區別。城鎮土地歸國有,就是全民所有,所有權和使用權范圍相當廣泛,全體國民都可以依法使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整體上也很寬泛,但對每一個農民來說,集體的概念是非常具體的,我這個集體的土地就不是別的集體所有的。

  除了所有制不同,城鄉土地更大的區別體現在用途管制上。城市土地的一大主要功能是搞建設。農村土地更重要的是從事農業生產,提供農產品,但為了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需求,農村也需要搞點建設,而農村的建築主要是農民自用的。

  有人說小產權房不合法是對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一種歧視,其實根源不在這里,根源在于農村集體土地在規劃上不是用來建商品住宅的。小產權房不合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劃,違反了土地的用途管制。

  我國嚴格保護耕地作為基本國策不會改變,按規劃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這個原則也不能突破。這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土地不能擅自改變用途,要按規劃分類管理。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不應當理解為“不用規劃,只要有地想幹什麼都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改革的方向明確了,但還需要做大量工作。既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又要摸著石頭過河,要與時俱進修改一些不合時宜的法律,及時總結各地試點實踐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動制度設計向前推進。

 

[責任編輯:孟雅詩]

相關閱讀: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