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品牌上也有亮點,所有的生產基地打造模式品牌,所有的龍頭企業打造產品品牌。生產基地重點推廣工廠化育苗、設施化栽培、標準化生產、信息化管理等技術,實施農業生態循環模式。龍頭企業全面推進綠色、地標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質量認證。永川秀芽、黃瓜山梨、永川藍莓、永川蓮藕、永川食用菌等一大批地方特色農產品獲得著名商標認證,取得“三品一標”認證的品牌140多個,獲得地理標志的品牌有9個。
基礎好,路子對,速度快。聖水湖園區規劃總面積10萬畝,其中核心示范區3萬畝,食用菌規劃年袋栽1億袋,地栽2000畝,現已達到袋栽7000萬袋,地栽1000畝,帶動農民1700人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元。黃瓜山園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區已發展早熟梨6萬畝、四季小水果4000畝,接待遊客96萬人次。八角寺園區規劃面積1萬畝,正在建設中一年就接待遊客80余萬人次。
陳朝富說,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讓我們農業幹部備感自豪,也逼著我們創新管理。記者發現,區農委的幹部所到之處都很受歡迎。
經營戶:新的發展環境讓我們的事業前途無量
“擴基地、強加工、活流通、樹品牌”是現代農業園區的基本任務,也已經成為每一個農業龍頭企業老板的奮鬥目標。一批年富力強的社會精英通過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把現代農業做大做強。重慶市玉琳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廷海告訴記者,“我現在最自豪的就是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做了20多年茶葉經銷商,建茶園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白雲升處茶飄香,雲霧山上出精品”。清明後來到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楊柳村民小組所在的雲霧山上,才發現真的有升到雲端的感覺。雲霧包裹著茶園,青苔在岩石上延展。這片茶園近4000畝,綿延幾個山包。譚廷海1996年就注冊了“雲升”商標,2003年開始辦茶場,通過了無公害認證,QS認證。2009年“雲升”成為重慶市著名商標,2011年,通過有機食品認證。2013年以來,“雲升”的永川秀芽、竹海萌芽獲“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永川秀芽多次在國際名茶評比中榮獲金獎。譚廷海說:“隨著質量提高,公司的產品這3年銷售增長最快,沒有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尤其是今年,生意比任何時候都好。”看著建設中的新綜合樓,他說,還要加快開發新市場。茶葉產業是永川的優勢產業,現有茶園6.5萬畝,“十三五”規劃達到10萬畝。重點打造“永川秀芽”“永川紅”兩個茶葉品牌,建設雲霧山、陰山、箕山、巴岳山4個萬畝基地,培育龍頭企業20家。陳朝富說,今年計劃投資2500萬元,其中財政支持接近一半。
2015年,永川蔬菜發展突飛猛進,種植面積達到40.3萬畝。其中袋栽食用菌7000萬袋,增幅40%。這樣的增速是怎麼實現的?穿越黃瓜山隧道,我們來到聖水湖園區位于何埂鄉獅子村的多菇食用菌合作社。重慶上發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曹繼崗是四川瀘州人,搞食用菌生意已經26年了。2013年,他應邀從江蘇來到永川。他說,政府扶持力度很大,有良種補貼、基地扶持、新型經營主體一次性補助及品牌創建獎勵等政策。公司分別在獅子村、長豐村建了兩個基地共33棟廠房,租給33戶農場主。公司按1袋菌包2.2元提供給農場主,區里良種補貼1元,另外1.2元收購時抵扣,農場主不花錢進場種植。一年兩季,每戶每季種植5萬袋,一袋產菇1斤,每斤平均5元,農場主一季可收入10萬元。目前,公司建廠房已投入1100萬元,政府補助了40%。但只能滿足部分農戶想當農場主的需求。記者發現,這“秀珍菇”還有個漂亮的商標:“語莫”。
來到黃瓜山下麻柳河畔的八角寺村,猶如進入世外桃源。重慶華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1年開始建設“八角寺十里荷香現代農業園區”。目前,總投資達1億元,政府補助佔50%,完成9個主題種植園,面積3000畝。荷蓮種植200個品種,形成多種觀賞模式。去年到10月開園僅半年,就吸引遊客50萬人。公司總經理張優華是永川人,父子都是農業能人,1996年就建了自己的公司。隨著農業發展環境條件越來越好,他選中了鄉村生態旅遊。他的思路是:一種養——蓮藕、瓜果、花卉、魚類;二觀光——園林、農莊、山水、設施;三參與——休閒、度假、採摘、購買。園區目前已經形成了“五農合一”模式:綠色農業、科技農業、觀光農業、品牌農業、創意農業。最終整個“十里荷香”成為一個觀光農業品牌,一個現代農業窗口。
記者坐著觀光車,沿著6公里長的觀光主幹道,走在起伏的山道上,每過一處拐彎,眼前都呈現出一幅新的畫面。最美的是,人工園林吻合著自然地貌,五彩花海輝映著綠色山脈,農耕文化展示著現代科技,新樓舊舍忙活著老板老翁。農委的幹部們與其說是陪記者採訪,倒不如說是下鄉安排工作。每見到一位老板,他們很快就把記者“晾”起來,談項目,談進展,談要求。看到他們那麼“嗨”,記者覺得,“和氣生財”就指這。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