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互聯網+”讓我們愛上了“花樣農業”
永川美,美的地方故事多。去年盛夏,“五朵金花”為黃瓜山梨花、聖水湖桃花島桃花、鄭清葡萄公園的鬱金香花、八角寺十里荷香的荷花、黃瓜山的藍莓做代言,引起自媒體熱議。永川區旅遊局舉辦的新浪微博達人遊永川、吃水果活動,由各園區業主的微信圈漣漪般擴散著花果的活色生香。“甜過初戀”的永川水果,由來自法國和立陶宛的兩位帥哥代言後,線下的尖叫聲讓線上的粉絲量“噌噌”上漲。
品牌是現代農業的標志。永川果農們是這樣“玩”的:首先,果農與永川旅遊銜接,在微博上發出邀請,請大家玩水果遊戲並曬出自己的得分,或者通過微博轉發水果遊戲,即有機會獲得“永川旅遊”為他們準備的水果。該條微博閱讀量超過50萬,上千網友參與活動。線上發布遊戲,微博轉發抽獎,線下適時營銷,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又一輪傳播,使網友的記憶不斷強化。農業品牌宣傳成為社交媒體的追捧。“現在不應該說城里人會玩,應該說果農更會玩。”網友如此感嘆。
2月底到3月底,永川的鬱金香、梨花、桃花、牡丹、蘭花、百合花、五角星牽牛花、蓮花次第開,微信傳播掀起“花時尚”,直叫城里人有“不下鄉看花就不時尚”的急迫感。而只看花不嘗果也不是真時尚。花、果、園通過微信在網絡上形成新的品牌效應:有花就有好生態,有果就有好科技,有園就有好社會。微信里看到的是各類產品,看不到但能體會到的是,政府的努力,企業的進步,農民的增收。桃花島業主劉遠弟表示,去年他園子的西瓜、桃子借桃花盛開、向日葵花開在網上傳遞,採摘遊客爆滿。“不管在哪里,我的西瓜價格都比別人的高出1元/公斤,還供不應求。”
區位優勢與發展實力,使永川涌現出“吉之匯國際農貿物流城”這樣的“現代農業物流園區”。“吉之匯”是永川“商貿物流主題年”的一件大事,也是永川書寫“園區”“城區”兩篇文章的重要篇章。“吉之匯”創造了“永川速度”,總規劃用地面積400畝,建築總規模31萬平方米,從奠基到開市運營只用了200天,實現了當年奠基動工,當年建成運營,形成了包括重慶、新疆、廣東以及韓國特色農產品在內的新一代綠色農貿市場。自2015年12月17日該項目開業以來,已實現市場交易額約5.5億元,其中,吉之匯電商交易約4710萬元。
記者在“吉之匯”看到,已經搬進來的2000多家商戶,雖然產品還是傳統的農產品,但都有品牌有商標,那些從老城區搬過來的商戶都聘請了年輕人,許多商鋪正在招聘。1月份開業的新疆館,清一色是年輕業務員。這一代人將不會像譚廷海、曹繼崗、張優華前輩那樣用20年才成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他們很快會用互聯網思維,在吉之匯這樣的“供應鏈電子交易平臺”“B2B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農貿金融扶持平臺”“農產品物流配送平臺”和“線下信息化商家服務平臺”上,把永川現代農業做到“雲”上去。
“吉之匯”預計到今年年底交易額可達50億元。永川目前農業產值有多大?茶葉產值4.5億元,蔬菜產值11.9億元,水果產值4.39億元,漁業產值1.5億元,畜牧業產值27.06億元。還有,糧食50.26萬噸。更有,現代農業的生態產值。智慧的永川人打造的“花樣農業”將通過“互聯網+”,跨過長江,越過平原,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