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追蹤看落實】
本報哈爾濱6月21日電(記者張士英、朱偉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德善鄉德善村,俊豐糧食產銷合作社理事長索顏君和社員們正悉心打理著今年種植的2000多畝水稻。“今年合作社用入社農民的土地承包證向銀行貸了100萬元,5天錢就到位了,一下子解決了合作社的資金難題。”索顏君笑著說。
2011年7月,黑龍江省方正縣被國家確定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縣,2014年8月,被省政府確定為農村宅基地及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試點縣。通過“兩權”試點,全縣共核查實測耕地面積126萬畝,核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75萬戶,佔總數的98.2%。全縣核查宅基地總數29229宗,宅基地總發證數達98.18%。以此為帶動,全縣完成了山、水、林、湖、草等農村各類資源資產的確權。在推進確權頒證的同時,搭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抵押管理平臺,讓農民享受“一站式”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服務。
“以前我們貸款是‘五戶聯保’。五名農戶組成一個聯保小組,互相連帶擔保,如果一家還貸出了問題,其他幾戶還要跟著擔責任。而且五戶家庭的夫妻雙方都要到場,辦一次貸款最少也得10來天。”提起以前貸款時費的周折,方正縣利民村農民賈繼華直搖頭。“現在,有了‘土地證’,貸款自己說了算,速度快不說,更重要的是不用替別人擔風險了。”
據方正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副主任洛佳峰介紹,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利用互聯網規范縣鄉村三級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實現有土地經營權證的農戶提出申請,村里認證、網上登記、鄉鎮審核、拿出評估報告、農戶到金融部門簽訂相關合同、到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辦理他權證書、回金融部門領取貸款的“一站式”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服務。
2015年以來,方正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已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3.4億元,農戶單筆最大貸款額度達到400萬元,抵押農村土地經營權面積10.5萬畝,受理抵押農戶5166戶,農民貸款難得到有效緩解。
“‘兩權’抵押貸款把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盤活了,農民貸款方式由原來的‘互保互助’型轉變為‘自主自助’型,有效擴大了農民貸款擔保范圍。”人民銀行方正縣支行行長梁正山說,“土地和房產是農民最看重的資產,農民格外珍惜信用,目前方正縣‘兩權’抵押貸款不良率非常低。”
截至2016年4月,方正縣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達到23.56億元,佔全部貸款的75.12%。農戶持“兩證”可以隨時貸、用時貸、急時貸、循環貸,貸款周期由1年延長到3年,金融部門給農戶開辦一折通,解決了農民生產資金短缺的難題。“兩權”抵押貸款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縣種糧大戶發展到326戶、家庭農場107個、合作社474個。全縣土地流轉已達30萬畝,佔總耕地的24%,涉及農戶9500多戶。在較好盤活農村“沉睡”土地資產的同時,農民原來在聯保貸款時存在的“壘大戶貸款”、冒名貸款等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