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互聯網+”如何構建土地流轉全國版圖

2016年06月24日 10:09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互聯網+”如何構建土地流轉全國版圖

  ——土流網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掃描

為了將確權登記基礎工作做扎實,湖南省漢壽縣農經局和土流網合作,使用土流網研發的土流測畝儀等先進工具測量土地。圖為土流網CEO伍勇(左四)和漢壽縣農經局負責人等一起察看無人機航拍勘測土地情況。(資料圖)

  章娟

  2016年5月11日,在“中國核桃、板栗之鄉”山東省費縣,一項政企攜手的戰略合作協議在此舉行,這項協議讓土地緊缺、“東接西接”的費縣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土地來生產更多更優質的核桃。

  2016年6月中旬,湖南省漢壽縣的甲魚養殖大王宋成剛拿到了150萬元的貸款發放表,這筆貸款正好填補流轉540畝水塘所帶來的資金缺口,而從提交申請到最後同意發放貸款,只用了10個工作日。

  2014年,萬里之遙的新疆昌吉州,因為一個“互聯網+”項目拉近了與外面的距離,使得長沙、福州等全國各地的人慕名到昌吉去“找地”。

  山東費縣,湖南漢壽縣,新疆昌吉州……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近年來,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呈現了驚人的變化。而如此變化的背後,緣于“兩雙手”的強力推動,土流網攜手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用“互聯網+”的創新手段構建土地流轉的全國版圖。

  如今,土流網擁有根植于農村的萬名土地經紀人,3.4億畝土地在土流網上挂牌,截至目前已成交9700萬畝。

  中部湖南漢壽縣重推政企金融合作——

  創新“精確評估、風險共擔、快速處置”抵押貸款新模式

  “為了擴大規模進行珍珠養殖,今年我流轉了540畝水塘,這次流轉土地光租金就要300多萬元,加上後續珍珠養殖的成本,目前我四處籌錢,可還是有10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宋成剛說他遇到了新煩惱。

  不只是宋成剛,湖南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存在這樣的新煩惱。在湖南,目前農戶小額信貸制度還比較健全,比較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渠道也比較暢通,問題最突出的是現在發展比較快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寧願不要10萬元的無償補貼,也希望能幫助解決100萬元的貸款。”在宋成剛看來,財政直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規模化生產的巨大資金需求,他們更願意政府引進市場機制解決融資難。

  政府如何與社會合作,雖然這不是一個新課題,但在實踐中依然面臨不少阻力。阻力主要集中表現在怎樣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去除對市場主體不合理限制。換句話說,就是政府該做什麼,企業能做什麼?這一點對農業生產領域顯得更加迫切。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勢在必行。今年5月24日,農業部、財政部在聯合發出《關于做好2016年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市場機制可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政府不介入,將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關鍵和薄弱環節,實現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的政策目標。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