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雲南會澤縣:一棵油橄欖盤活萬畝地

2016年07月13日 13:34 來源:雲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我把家里2畝7分地作為股份入了股,前4年每年有1080元的入股收入,以後每5年按每畝增加100元為一個周期收土地入股金。從流轉土地時起,我家就有兩個全勞力在公司基地打工,我每天80元,媳婦60元,幾個月下來,單工錢就掙得1萬多元,超過以前全家人一年的收入。”在會澤縣金鐘街道溫泉村雲南林川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油橄欖種植基地,60多歲的王正富老人告訴記者:“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溫泉村會有這種大好事。”

  老王說的“大好事”,其實就是雲南林川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溫泉村規模流轉土地種植油橄欖。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金鐘街道引進了會澤本土企業家到溫泉村成立了雲南林川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並成立了溫泉村油橄欖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當地百姓以土地入股、信貸資金投資、就地打工、採摘果實反補等方式,規劃發展油橄欖種植1萬余畝,帶領當地百姓種植油橄欖脫貧致富。

  從四川辭了工作專程來這里作技術指導的余李榮告訴記者,他很看好這里的環境、土地、發展模式等優勢,特別是信貸資金投資和採摘果實反補這兩種方式,是他在其他地方從未聽說過的。金鐘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奎明接過余李榮的話說道:“在這里發展萬畝油橄欖種植,不僅可以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還能確保當地百姓實現持續增收。”

  李奎明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地百姓以土地入股,前4年400元每畝按年持續收入入股金,以後每5年為一周期,每周期加100元,合約期為3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把5萬元的信貸資金全投入進去,前3年每年按合同獲得3765元的利息紅利,3年挂果後,還能分得產值紅利,本金到時由公司一次性償還。本金退出後,群眾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投資,按照上述利息紅利計算方法持續獲得紅利。按5年進入盛果期,每畝35棵,每棵平均產果100公斤計算,僅採果一項,溫泉村百姓每年就能實現勞務收入1750萬元,土地入股獎勵反補一項則能為土地流轉戶增收875萬元。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