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湖南 90後“土雞哥”養雞賣雞有創意

2016年07月13日 14:56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畜牧獸醫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與喻鵬初次見面,是在他位于湖南省岳陽縣步仙鄉獅形村合作社的小雞養殖場里。一頭短發,眼睛清澈,臉上殘留幾顆青春痘,笑容特別靦腆。這個24歲的小夥子已經做了合作社6年的法人代表。

  90後變身“土雞哥“,這個過程有些機緣巧合。2008年,喻鵬的父親生意投資虧了本,回到老家從朋友那里借養了60只土雞,希望養雞致富,但在2010年遭遇車禍受傷,兒子喻鵬放棄了在廣州的工作,回到老家學起了養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冊了“岳陽縣好運來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

  起初,喻鵬推廣的是“公司+農戶”的托養模式,免費給農戶提供雞苗,但農戶不敢收。第一個領養雞苗的是北鬥村村民彭澤良,他一次領養了50只,成了當時最大的養殖戶。老彭賺了錢,小喻的名氣也出去了,領養的門檻隨之升高,現在至少要300只才能領養,但是來找小喻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喻鵬的合作社位于步仙鄉一個叫羅內的地方,他養的雞就叫“羅內土雞”。“土雞到處有,但我們羅內土雞特別不一樣。它們吃五谷雜糧長大,長期放養,特別靈敏而且身體強壯,更像野雞。就算是本地人白天也別想徒手抓住它們,只能晚上抓,上次我們合作社辦了個捉雞比賽,沒有一個成功的。”喻鵬笑著說,羅內土雞的另一處不一樣就是有自己的“視覺識別”係統。“每只雞都戴‘戒指’,每個蛋上都繡花,做不了假的。”

  戒指就是防偽腳環,繡花就是用激光在蛋殼上繡出“羅內土雞蛋”的字樣。喻鵬介紹說,目前採用的是“托養、回收、銷售”一條龍服務,農戶可以用“一斤還一斤”的模式領雞苗,養大了直接由合作社回收,也可自銷。

  去年6月29日,喻鵬注冊了湖南羅內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他打破傳統養雞合作社的銷售模式,不僅在線下銷售,還開網店、建網站、推出微信公眾號等6個網絡平臺。今年6月18日,岳陽市首個“農村淘寶”縣級服務中心在岳陽縣開業運營,“羅內土雞”再次借力,線上線下全面開花。

  按喻鵬的思路,羅內土雞現在是真正的“無國界商業模式”,顧客無論在哪兒都能買到正宗的產品。6年時間,這名愛在農村騎摩托的90後小夥,為合作社發展了農戶200余家,年產值2000多萬元。喻鵬按自己的想法為羅內土雞樹立了新品牌、新形象,也為父老鄉親帶來真正的實惠。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