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是玉米種植過程中的必備農藥,可以顯著降低農民勞動強度。但是,不當使用除草劑也容易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
北京市植保站糧經科科長董傑介紹,近年來,北京市植保係統圍繞減量使用除草劑技術,初步探索形成了“藥劑替代與除草方式轉變”相結合的玉米田減量使用除草劑技術。一方面,推廣畝使用劑量較低的除草劑替代傳統的用量較高的除草劑;另一方面,在有條件地塊,將除草劑使用劑量較高的土壤封閉處理方式替換為用量較低的苗後莖葉處理方式。例如,在夏玉米種植區,在採用土壤封閉處理除草方式的地塊,推廣異丙草·莠替代傳統的乙草胺+莠去津組合,與農民常用劑量相比,每畝玉米田可降低除草劑折百量11.1%以上;在降雨較少、土壤墑情差的地塊推廣以苗後莖葉處理除草劑如煙嘧磺隆或硝磺草酮+煙嘧·莠去津等替代土壤封閉處理除草劑乙草胺+莠去津組合,與農民常用劑量相比,每畝玉米田可降低除草劑折百量68.7%以上。
北京市夏播玉米種植方式主要採取麥田收獲後免耕覆蓋播種,氣候呈現溫度高、降雨量增加的特點。因此,各種雜草迅速出苗、生長,田間雜草種類主要為馬唐、牛筋草、馬齒莧、反枝莧、龍葵、牽牛、鐵莧菜等。“與殺蟲劑、殺菌劑等農藥不同的是,目前除草劑以化學農藥為主,暫時沒有可以大范圍替代使用的生物源農藥或新型除草技術,土壤封閉處理和苗後莖葉處理是玉米田除草的主要方式。”董傑說。
目前,北京市夏玉米已經播種,專家建議種植戶可根據土壤墑情等條件科學選擇雜草防除方式。如夏玉米播種後降雨較多,土壤墑情好,可採用土壤封閉處理除草;如降雨較少,土壤墑情差,可採用苗後莖葉處理除草。土壤封閉處理可在玉米播後苗前,每畝選用40%乙·莠懸浮劑300毫升或40%異丙草·莠懸浮劑200毫升;苗後莖葉處理可在玉米3~5葉期、雜草2~3葉期,每畝選用4%煙嘧磺隆油懸浮劑40毫升+38%莠去津懸浮劑70毫升或15%硝磺草酮55毫升+20%煙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100毫升;甜糯玉米田可採用30%苯唑草酮懸浮劑進行苗後莖葉處理除草,該藥劑對多數玉米品種安全,推薦用量為每畝5~6毫升,常規玉米田使用30%苯唑草酮懸浮劑時,可與莠去津混用以防除後續出苗雜草。
專家提醒種植戶,在除玉米田間雜草時,除草劑應按推薦用量噴施,合理用量;幾種除草劑混配使用時,應採用二次稀釋法,正確混配;噴藥應選在無風或微風天氣進行,適時用藥;噴施除草劑時要噴霧均勻,避免漏噴、重噴,科學噴施;施藥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作業過程中禁止抽煙、飲食,防止中毒事故發生。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