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重慶萬州突出市場引導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07月19日 16:13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7月13日,記者從萬州區獲悉,今年上半年,該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穩中有進。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6億元,同比增長5%。

  萬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區立足糧食安全,抓住高鐵通車、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帶來的新機遇,突出市場引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調優產業結構,確保糧食安全

  今年,種糧大戶崔建國又種植了1155畝水稻。崔建國稱,有政府給的種糧補貼,只要規范種植,種水稻也有錢賺。

  在萬州,像崔建國這樣的種糧大戶一共有69戶。這些種糧大戶共種植水稻5927.7畝,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萬州區相關負責人稱,該區以“穩優質水稻、減玉米小麥、增薯類油料”為主線,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確保糧食安全,實現農業增收。

  今年上半年,萬州大幅調減了非優勢作物生產面積,穩定水稻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糧菜兼用型薯類作物和油料作物。據介紹,全區優質稻推廣面積約30萬畝,優質率達57%;玉米25.5萬畝,春馬鈴薯23.8萬畝,油菜15.2萬畝;高效糧油示范區項目、10萬噸優質稻產業項目也加快推進。

  糧食問題面臨的一個突出矛盾是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偏差,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按照提高糧食產能的要求,萬州區今年的糧經產值比調整為40:60。

  據悉,5年內,萬州還將著力提高水稻優質率,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主推國標三級以上水稻品種;大力發展糧菜兼用型薯類作物和油料作物,紅薯達到32萬畝,馬鈴薯達到38萬畝,油菜達到15萬畝。

  打造農業公園,對接高鐵時代

  通過無人機拍攝發現,現在萬州大瀑布不再孤單——瀑布周圍的玫瑰香橙、同鑫農業園、奇芳花谷、桑葚基地等生態旅遊點已初具規模。

  “這里將建設國家農業公園核心區。”甘寧鎮負責人介紹,以甘寧鎮為核心,覆蓋長江大橋北橋頭—武陵沿江路—萬忠路鄉村旅遊環線等西南七鎮,“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按照市場化、產業化、景區化的要求,推進建設。”

  今年1月,萬州區正式啟動了國家農業公園建設,並計劃于2018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農旅融合,對接高鐵時代。”據悉,渝萬高鐵有望在國慶節前具備完全通車運行條件。萬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時代的到來,拉近了萬州與主城的距離,這也必將帶動庫區旅遊的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圍繞新需求和新消費進行調整和對接。”

  此外,萬州還新建武陵、太安兩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認定14個區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孫家、甘寧、龍沙三個市級園區累計完成投資6.6億元,流轉耕地面積3.65萬畝,入駐農業企業72家,組建農民合作社71個,新發展家庭農場59家、專業大戶160多戶。

  “高鐵到萬州,遊客上太安。”太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近年來圍繞太安梯田和2000畝茶園,打造出全市首個開放式鄉村公園,“我們已為高鐵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做精農產品,融入長江經濟帶

  萬州古紅桔有近4000年的栽培歷史,是全市最大的紅桔基因庫。目前該區種植的13萬畝紅桔林,構成了三峽庫區腹心地帶100公里的生態屏障,既減少了入庫泥沙,改善了庫區兩岸生態環境,又成為近10萬後靠移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做精農產品,融入長江經濟帶。”萬州區農委負責人稱,長江經濟帶豐富和優質的農業資源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有利條件。近年來,該區加大了對類似古紅桔一樣寶貴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擴面提質增效”為目標,大力發展柑橘、水產、茶葉三大“主導產業”,鞏固發展名優水果、中藥材、林木花卉、煙葉等四大“特色產業”,“變特色為精品,向優質要優價。”

  據統計,萬州區推進古紅桔標準化建設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產量達13萬噸,遠銷東南亞各國;新引進的歐洲塔羅科血橙,因其獨特的品質而取名為萬州玫瑰香橙,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量3萬噸,年產值1.2億元,成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此外,萬州區還新發展李子3萬畝,總量達10萬畝;獼猴桃栽植面積達到2萬畝。

  有關專家指出,長江經濟帶上遊地區是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屏障,這里多山、多草地林地,把生態保護和有機農業發展結合起來,可以重點發展以草食畜牧業為代表的特色生態農業,發展有機牧業,創建綠色品牌。

  萬州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以“穩生豬、攻山羊、突家禽”為思路,調整畜牧產業結構,新建標準化養殖場18個,可出欄生豬36.5萬頭、羊1.8萬只、牛0.39萬頭、家禽322萬只、兔16.4萬只,實現肉類總產量3.34萬噸;同時建成了1萬畝的萬州生態漁場。(記者彭瑜)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