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甘肅榆中:百合不再“望天收”

2016年07月25日 14:34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記者 李琛奇

  正值7月,持續30多攝氏度的高溫炙烤著蘭州大地,但走進甘肅榆中縣園子岔鄉小岔村,眼前卻是一片採收百合花的繁忙景象,高溫天氣絲毫影響不了園子岔鄉村民們洋溢在臉上的喜悅。

  “光我一家百合種植面積就有近200畝,我是全鄉最早種植百合的人之一,現在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有了一定種植經驗,產量和品質都不錯!”小岔村富源百合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滕漢生高興地說。

  園子岔鄉位于榆中北部山區,幹旱少雨,當地農民的生活屬于典型的“靠天吃飯”。近年來,園子岔鄉積極爭取扶持資金,搭建產銷平臺,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根據當地土壤特點,引進百合種植,現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滕漢生去年靠種植和加工食用百合,就獲得40多萬元純利潤。

  昔日旱田、荒田告別了“望天收”,成為今天農民致富的“希望田”。在政府政策引導和市場利好的雙重帶動下,園子岔鄉2015年新增百合種植面積1.2萬畝,全鄉百合留床面積2萬畝,戶均10畝以上,百合種植已覆蓋全鄉6個行政村40個自然社。現有種植專業合作社4家,基地百合種植面積4500多畝,2014年種植基地人均純收入已超過1萬元。

  為了推進百合產業發展,激勵農戶生產積極性,當地政府出臺了相關農業扶持政策,並積極探索“互聯網”銷售模式,7月17日起在淘寶網等平臺開設網店,產品可以直接銷售給消費者和廠家。據了解,2016年榆中縣新增百合2萬畝,計劃在園子鄉小岔村建設佔地500畝百合標準園1個。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