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湘陰縣農業局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優化集成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技術措施,以點帶面,推進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技術,保障農產品生產安全、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一、三大效益顯著
1、經濟效益顯著,通過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可減少農藥施用2-3次,畝平減少農藥投入40-60元,綠色防控農產品平均售價高于普通產品,每畝增收5--10%。
2、社會效益突出。實施綠色防控區域內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可以達到100%;同時,培養了一批懂綠色防控技術的生產管理、技術人員和農民,綠色防控已成為企業自律、農民自覺行為。
3、生態效益明顯。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後,農藥使用量減少,生態環境改善,天敵種群數量增加。
二、主要技術措施
1、農業防治技術。在栽培過程中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品種;加強種子消毒,用輕基質代替營養土實施穴盤育苗,培育無病壯苗;實行輪作、倒茬、清潔園田以壓低病原菌及蟲口數量,減少初侵染源;實施高溫悶棚,有效降低病原基數;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降低了棚內濕度,降低了病害的發生;使用優良葉面肥增強了植株抗病性。
2、性誘劑防治技術。通過誘芯釋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引誘雄蛾至誘捕器,殺死雄蛾,達到防治蟲害效果,主要是針對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葉菜類小菜蛾,瓜實蠅等害蟲的發生進行防治,防治效果好。
3、捕蟲板誘殺技術。利用特殊膠質制成的黃色膠粘害蟲誘捕板誘殺煙粉虱、蚜蟲、斑潛蠅、薊馬等害蟲。在蟲害發生早期、蟲量發生少時使用效果好。
4、殺蟲燈誘殺技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利用害蟲的趨光、趨波、趨色等特性誘殺害蟲,主要誘殺水稻二化螟成蟲、小菜蛾、斜紋夜蛾、小地老虎、金龜子等多種害蟲,殺蟲效果明顯。
5、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應用微生物源新農藥、倣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環保型化學農藥,防治主要病蟲害。如用Bt乳劑防治小菜蛾、菜青蟲、豆野螟等鱗翅目害蟲;應用天然除蟲菊素防治菜蚜、小菜蛾等蔬菜害蟲;用寧南霉素防治蔬菜病毒病。
6、科學用藥技術。加強技術培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優化農藥的輪換、交替使用、混合使用和安全使用技術,加強農藥抗藥性監測與治理,普及農藥規范使用知識,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通過合理使用農藥,最大限度降低農藥使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劉暢]